(術語)八苦之一,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也。涅槃經十二曰:「何等名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復有二種:一者所悕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如是則名求不得苦。」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據成實論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所舉,慳吝說法而不行布施者,滅佛法種,三世十方諸佛視之為冤賊,其後世所受之...(雜名)天竺國。有伽藍名招提。其處大富。有惡國王利於財。將毀之。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停毀。自後改招提為白馬。...亦名:分臥具人差法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差分臥具者,為僧知事,義須普周。若不通和,恐涉私曲。故先告委,後方...【諸所有識】 p1347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頁云: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答:盡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那羅延】 維摩經,那羅延菩薩;涅槃疏,翻為金剛。...【三種證淨】 p0178 瑜伽九十八卷三頁云:復有三種證淨。未清淨者,能令清淨;已清淨者,能令鮮白。當知此中,上諸...梵語 utpatti-nihsvabhāvatā。又作無生性、諸法無生體性、生無自性性。為法相宗所立三無性之一。生,緣生之義。即...【七遍覺支】 p0058 顯揚二卷十四頁云:七遍覺支者:廣說如經。一、念遍覺支。謂由世間道,得備善力,見道現前...禪林用語。又作普天普地、盡十方世界。(一)謂佛法之真理,古今一如而無所不包;又佛法之顯現無所不在,舉凡草木山河...【四諦建立】 p0439 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十頁云:問:此四聖諦、云何建立?為依實事、為依因果、為依現觀、而建立耶...【二種如實智】 p0031 瑜伽九十卷七頁云:復次有二種如實智。一者、如理作意所發,二者、三摩地所發。當知此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緣慢慢地放下。因為,你越攀緣...問: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與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請問法師如何正...那麼在第八意識的左邊,有一個【一變、二變、三變】。一變的旁邊寫四個字叫做異熟能變,一個田再一個共,熟是成熟的...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說的法門,第一件事情講到四諦法門,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須交代的乾乾淨淨。 就是把你這一切一切的罣礙通通交代清楚...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時,有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訴比丘們:世間有四種人。哪四種人呢? 一種...【原文】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謂色受想行識也。色謂色身。受謂受用。想謂思...(第一講) 今天學人跟大家共同學習的主題是佛教的《懺悔法門》。在講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先簡單說明為什麼要修習懺...
求不得苦
【佛學大辭典】
上篇:求子妊胎法 | 下篇:求生 |
(術語)言處於中也。即非空非有之中道。瑜伽論釋曰: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