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真言宗自初地之淨菩提心已上,至於等覺皆攝於信解地中,唯妙覺之位,名究竟一切智地。大疏二曰:「此經宗,從淨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名究竟一切智地。」同二曰:「唯如來名究竟一切智地,如華嚴中,初地菩薩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中略)信成就果,於如是諸事,其心畢竟不可破壞,不復隨他緣縛,故名信解行地,亦名到於修行地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1、平等的意思。 2、內德外相平等的意思。 3、本誓的意思。...(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異名。佛垂滅時之遺誡也。此經或謂為大乘,或謂為小乘。台家以為大乘,稱為涅槃部之...(雜語)如水與波,水與波相別,故云不即,水波之性無別,故云不離。如言不一不異也。圓覺經曰:不即不離,無縛無脫...資持記釋云:「不犯中四。第二,律作為病人乞,得而食之;此開自食。自他交乞,乃是為他;律雲,或己為他,他為己,...亦名:不舐食戒緣起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舍衛,居士設供,六群吐舌舐食。居士嫌言無慚愧,如豬狗駱駝牛驢烏...菩薩十地中之第九地。...指佛菩薩之智。三智之一。諸佛菩薩觀察一切諸法寂靜之實相,證得如來地之智慧;此一智慧超出凡夫、外道之世間智與聲...瞬者,目動之意。摩訶僧祇律稱,二十瞬名一彈指,謂修行人持齋之法,日正當午乃受飲食,若日過午一瞬則不當食。[摩...【依他起自性非一切無】 p0772 攝論二卷九頁云:復次何故如所顯現,實無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無...(異類)Erāpattra,伊羅缽龍王,毀佛之禁戒,損傷樹葉。以此因緣,命終而受龍身。佛本行集經三十一曰:爾時海內伊...(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羅睺羅於寒林中多為鬼惱。佛為說難拏陀羅尼。難拏者歡喜之義,言此陀羅尼有安樂歡喜之功...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電光易滅、石火難留,逝水絕歸源之路,落花無反樹之期。人類日日都有講話,而講話雖被空氣吹了,其好與壞都留在人的...
我生活在一個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週繞水。是的,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這樣一個地方,當然不能浪費資源呀...
族叔祖雷陽公說,從前有個人遇見陰曹地府的官吏,便乘機問道:聽說,人的命運都是生前就注定的,有這麼回事嗎?冥官...俗話說瞎子點燈白費蠟。有人卻不這樣認為,盲人點燈,自己雖然看不到,卻能點亮周圍,讓其他好眼睛的人能看到,盲人...問: 臨終助念時,對亡者的開導很重要嗎? 大安法師答: 一切不學佛的人,在臨命終時,我們盡量要創造機會讓他聽聞...《集頌》: 譭謗、背舍、滅正法,聲聞、緣覺、菩薩乘。 十二緣起、四聖諦,諸般若密道品等, 隱蔽、留難、障學、修...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縣(今屬安徽)人。父親姓蔡諱彥高,母親洪氏。 母親生平...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樣,還是不一樣? 你不能說一樣,也不能說不一樣。你說一樣,因為它變化。當然你照鏡子看是...
究竟一切智地
【佛學大辭典】
上篇:究竟法身 | 下篇:步步聲聲念念 |
梵語 malayū。又作麼囉庾。指白檀之香料。學名 Ficus oppositifolia。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八中):「白檀香...
三昧耶
遺教經
不即不離
索美食戒開緣
舐食戒緣起
善慧地
出世間上上智
一瞬
依他起自性非一切無
伊羅缽龍王
大寒林難拏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割十補百

心靈在放生中得到昇華

雷陽公問地府官吏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臨終助念時,對亡者的開導很重要嗎
菩薩十八重戒之毀滅正法

憨山大師與母親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