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祭佛之壇場也。俗家之居室,或寺院之方丈所設之佛龕,謂之佛壇。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ajapadaka-danda。略稱鑷。比丘十八物之一。拔取鼻毛或刺等用之。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八上):「若佛子...闍提,梵語 jāti,或 jātī, jātika,巴利語 jāti。又作闍帝花、闍底花。意譯為生花、實花。學名 Jasminum gr...梵語 nirodha-jāna。十智之一,或十一智之一。謂了知滅諦之智,即斷滅見思煩惱所得之無漏智。(參閱「十智」472)...全一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譯。又作阿難陀呵離陀經、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本經...【歸依三種分別】 p1418 顯揚六卷十三頁云:歸三種分別者:一、成就,二、建立,三、差別。如彼卷十三頁至十七頁廣...(行事)劉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四月八日,於內殿設灌佛齋。見佛祖統紀三十六。...子題:生地、不生地、赭土、墡土、生石、轉石、搭地、土末際、汪水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五緣:一、生地,二...Luoyangjialanji 佛教著述。北魏楊炫之(一作羊炫之或陽炫之)撰。5卷。著者生卒年不詳,事蹟可考者甚少。據著...(人名)趙宋神智法師,學四明之正統扶宗,學成,勉破四明,為山外派之泰斗。元祐六年入寂,謚曰神智。所著有大部補...(術語)五蓋與十纏。皆煩惱之數。維摩經佛國品曰:悉已清淨,永離蓋纏。...(雜語)謂釋家日行之課程也。鄧渼詩曰:蒲團清課後,紈扇艷歌中。...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佛教是非常重視實驗、實證和親身體驗的,是從生活與心理來體驗、證明佛法對自己有用。這不是用顯微鏡、計算機,以量...問: 請教法師,《了凡四訓》消業障,福報現前,做得很成功,為什麼我跟他一百八十度相反呢?皈依佛法僧三寶已經十...
一個人你有慈悲心不難,你起歡喜心也不難,但是你要舍得下。懺公師父講到菩薩道的精神,他提到一個思想:一個人受了...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親閑聊。當談到居士時,這位父親氣哼哼的說:自從他信了佛以後,什麼家務活也不幹,就知道燒香...
《譬喻經》說:從前有夫妻二人,禱天求子,婦即懷娠,生四種物,一是旃檀米鬥,二是甘露蜜瓶,三是珍寶錦囊,四是七...
心無罣礙,就是得到的。罣礙就是苦果,假如有罣礙了就要受苦。掛的意思,就像我們用網魚或網鳥的罩子,把魚或鳥罩到...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答: 護持三寶,首先,要從信仰的確立開始,我們要認定佛法僧...有一個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佛法不是講求普度眾生嗎,度我一程如何? 禪師...
佛壇
【佛學大辭典】
上篇:佛遺教經 | 下篇:佛檀 |
亦名:同法賞人後悔戒犯緣、同法後悔戒犯緣 子題:僧物中二種現前可賞知事、執苦人 行宗記釋云:「初科,第一合引三...
鑷子
闍提華
滅智
出無量門持經
歸依三種分別
灌佛齋
掘地戒犯緣
洛陽伽藍記
從義
蓋纏
清課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聖嚴法師《在網絡的虛幻中體驗真實》
你念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先從學吃虧著手

居士怎樣如法修行

人間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