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劉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四月八日,於內殿設灌佛齋。見佛祖統紀三十六。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受所引色】 p0729 雜集論一卷八頁云:受所引色者:謂無表色。...【六種言論】 p0299 瑜伽十六卷三頁云:何等名為六種言論?謂屬主相應言論,遠離此彼言論,眾共施設言論,眾法聚集...【愛緣取作順後句】 p1205 瑜伽十卷十二頁云: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當知此中是順後...指觀一切眾生與自己同一體,視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之悲心。...出離差別者,謂依十地而出離故。...【煩惱非能對治】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十頁云:復次煩惱非能對治。雖復經言:依愛斷愛,依慢斷慢;然非煩惱。但是善...有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後有現前,二與生作緣。...六道之一,即時常遭受飢餓的鬼類。其中略有威德的,成為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的棄食,無威德的,則常不得食...亦名:分房舍臥具法制緣 資持記釋云:「分房法中,三時分易,西土常儀。將恐保著生常,不思厭世。薄情遣滯,莫先此...(飲食)又曰出飯。律有出眾生食之語。於食前為眾生出少許食而施與之,持戒者之一法式也。略曰出飯,亦曰生飯。其起...天台宗所立四種三昧之一。又作般舟三昧。即依般舟三昧經,於七日乃至九十日中旋繞行道以期見佛之修行方法。文殊般若...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
有一位老和尚給我講述了年輕時一次打獵的經歷: 一九七八年,他在四川松潘縣種植草藥,同時也打獵。有一天,他們一...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境 取相認同喪本真 話說多了心會亂 怒火能燒功德林 軀殼起念...
阿彌陀佛憐念悲憫我等罪業眾生,如慈母對待獨生子女一般。用兆載永劫的時間,為我等構建了最理想的佛國西方極樂世界...
藏教的思想認為,現象界的這些差別主要是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業有兩種:一個是思業,一個是思已業。...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答曰...
問: 有同修吃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為道場服務,然臨終卻障礙重重,苦似人間地獄。很多的同修對此產生恐懼,退失道...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嘆宇宙之間有無窮盡的道理,盡管他以數十年的時間從事研究工作,仍...
灌佛齋
【佛學大辭典】
上篇:灌佛香湯 | 下篇:灌佛會 |
【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p0357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云: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彼相應法,應知亦爾。似...
受所引色
六種言論
愛緣取作順後句
同體大悲
出離差別
煩惱非能對治
有
餓鬼
安居分房舍臥具法制緣
生飯
常行三昧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母愛深似海】一次打獵的經歷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推薦】阿彌陀佛接引臨終人事蹟三則

三種情形來判定業的輕重
達摩大師破相論

臨終障礙重重,平時念佛是否白費了呢

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