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卷,龍樹菩薩作。唐不空譯。常略曰菩提心論。乃真言宗十卷書之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為密教胎藏界三部之一,金剛界五部之一。又稱觀音部、法部。略稱蓮部。此部表眾生本具淨菩提心之理德,又表示如來大...【薩闍羅婆】 或薩折羅婆,此翻白膠香。...禪宗公案名。又作俱胝一指、俱胝豎指、一指頭禪。宋代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以豎立一指作為化導學人之機法,世稱之一指...【我無色死後有想論】 p0651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一頁云:依第二見,建立第二我無色死後有想論。謂彼外道,執無色...(術語)身口意之三業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三密,為顯(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稱。...梵名 Mrgāra-mātr-prāsāda,巴利名 Migāra-māta-pāsādā。音譯蜜利伽羅磨多跋羅娑馱。又作東園鹿子母講堂、...(術語)六蔽心之一。愚癡之煩惱蔽心性也。...(名數)財者,謂信等七種出世法財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資成道果,故謂之財。一、信財,謂信能決定受持正法,以...【緣起四相最極甚深】 p1305 瑜伽九十三卷十四下頁云:當知此中諸緣起法,略由四相,最極甚深。何等為四?一、由微...(術語)安住於空理與物無諍也。佛言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人名)字世高。安息王之太子。父薨讓國於叔。出家。博通經論。游化四方。遂來中國。漢桓帝時。至洛陽。才機英悟。...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若我們能把所學到的...問: 請問我從出生到現在已28歲,吃過不少肉,也殺過不少昆蟲、西易、小動物,我該怎麼做呢?因為現在我還在吃肉啊...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起很多麻煩。佛教有所謂的妄語,不論是一般人喜歡聽的虛偽奉承...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經常對別人出言不遜。他的父母和朋友總是...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一個寬容的人善於補人之過,容人之短,體現出一種人格魅力。 寬容是理解、溝通的橋粱。不懂...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均等的...
佛陀與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時間止住於古印度毘舍離城外的獼猴池畔。當時,毘舍離城有一位大長者名為毘羅先,他雖然擁...
記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剛到佛學院來求學。十六個春秋已經過去了,每當想起在學院學習的情景時,就有種無限感恩的...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佛學大辭典】
上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 下篇: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 |
(術語)妄念橫漏泄也。臨濟錄曰:把捉念漏不令放起。...
蓮華部
薩闍羅婆
一指禪
我無色死後有想論
四教三密
鹿子母堂
癡心
七法財
緣起四相最極甚深
無諍
安清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夢參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結合》
不吃肉就很難應酬,該怎麼做呢
淨化我們的語言,減少口舌是非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寬容是做人的美德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推薦】臨終十念生天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