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藥致,波羅逸尼柯,波羅夜質胝迦,波質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譯為墮,犯戒律之罪名,由此罪墮落於地獄,故名墮罪。此中有尼薩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pāyattika,與波逸提之二數。尼薩耆波逸提,譯曰舍,墮波逸提譯曰單提,又云單墮。舍墮有三十戒。蓋應以所犯之贓物舍入於僧中,故名舍墮,單墮有九十戒,犯者無應舍入之贓物,但結墮罪,故名單墮。戒相分八段時,別此為二者,為五篇或六聚七聚時,則此二者合為一波逸提。行事鈔中一曰:「波逸提,義翻為墮。十誦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也。四分僧有百二十種,分取三十,因財事生犯,貪慢心強,制舍入僧,故名尼薩耆也。餘之九十單悔別人,若據罪體同一品懺。(中略)出要律儀云:尼薩耆,舊翻舍墮。聲論云:尼翻為盡,薩耆為舍。波逸提,本名波藥(夷割反)致也。明瞭論解波羅逸尼柯部有三百六十罪。正量部翻為應功用。薩婆多雲波羅夜質胝柯,翻為應對治。恆須思惟,若犯即覺。上座部雲波質胝柯。翻為能燒熱,此罪得大叫喚地獄。因時能焦熱心,因時能燒燃眾生。」有部毗奈耶二十曰:「波逸底迦法。」瑜伽倫記十八曰:「波逸底迦,舊云波逸提,亦名波夜提,此雲墮罪。」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集】 p1179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一頁云:云何第二名集行相?謂於續起因緣愛中,正觀行相。 二解 如四行了集諦...觀諸法無生之理,為入佛道之初門,即稱為無生門。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無生門能通止觀,到因到果,...密教用以表圓滿無盡之數。華嚴以十數為滿數,真言密教則以十六攝無盡無量,故畫胎藏界之曼陀羅,其中台八葉院最少之...(術語)謂本惑十使中貪瞋癡慢疑之五使。貪瞋癡慢之四使,都為迷執於世間事物而起之惑,其性分鈍者,故謂為鈍使。疑...南山律宗以為佛陀制戒有深防、限分二法。制戒系為阻止業因之發生,業因必起自貪、瞋、癡三毒,以凡夫未能了知心性,...【於苦謂樂】 p0747 俱舍論二十二卷七頁云:又契經言:於苦謂樂,名顛倒者;此別意說。以諸世間,於諸樂受妙欲...【隨福識】 p1366 法蘊足論十卷八頁云:云何造福行已有隨福識?謂有一類,於人趣樂,係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見所斷煩惱有一百一十二】 p0646 雜集論七卷九頁云:欲界見苦所斷,具十煩惱。如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亦...(術語)天台一家教觀二門也。四教為教門,三觀為觀門,一家以此二門為綱要。...【聲界】 p1392 品類足論二卷十三頁云:聲界云何?謂聲,為耳已正當聲,及彼同分。...雜阿含經云四正斷: 一、斷斷 謂所起惡不善法,斷已復生,更須精進攝受,令不生起,斷而又斷,是名斷斷。 ...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大熱天,禪院裡的花被曬萎了。「天哪,快澆點水吧!」小和尚喊著,接著去提了桶水來。 「別急!」老和尚說∶ 「現在...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種,行足還加願力堅。 路乏資糧終不到,馬無韁御孰能前? 但將三事...有不少人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順利,甚至事業做得也還平順,生活範圍相當廣闊,但是內心世界或行為模式卻總是像受到...這一段是文殊菩薩教誨敕令阿難尊者這個當機眾,應該好好地諦聽,好好地學習,乃至於如法地修學。這個地方有三段:一...家敗離不得個奢字 李商隱《詠史》中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長河,浩浩蕩蕩,古人將富貴之道歸結...有兩個貧苦的樵夫靠上山撿柴餬口,有一天,他們在山裡發現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棉花輕且貴,當下倆人各背了一...根據佛教所說,人是由五蘊構成的:色、受、想、行、識。 每天我們會有很多感受。有時候我們很快樂,有時候很痛苦,...1.浪費金錢; 2.浪費時間; 3.浪費精力; 4.浪費身體; 5.人性漸漸喪失; 6.不務正業; 7.是非顛倒; 8.導...
波逸提
【佛學大辭典】
上篇:波斯匿 | 下篇:波演那 |
謂眾生本具之佛性(本源),清澈澄淨猶如明亮清晰之大圓鏡,而了無染污。此係圓覺經之語,乃極言本性之清淨無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