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常智所照之境,離一切生滅之相,故云常境。經云世間相常住即是也。四教儀曰:「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主要之道也。大寶積經百五曰:三世諸佛世尊要道。廣百論釋論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經名)一卷,唐義淨譯。初為五比丘說苦空無常之義。亦出雜阿含經第二卷。...密教五佛之身色。又稱五佛色。五佛指大日、寶幢(或阿閦)、開敷華(或寶生)、無量壽(阿彌陀)、天鼓雷音(或釋迦...(一)分陀利花,梵語 pundarīka,譯為白蓮花。以其清淨無垢,故以之譬喻佛、法性。佛之德號。[北本涅槃經卷十八]...【合眾所作羯磨】 p0632 瑜伽九十九卷十三頁云:合眾所作者:謂增長羯磨,若恣舉羯磨,或餘所有種類羯磨。...【周審觀察】 p0831 雜集論十卷十一頁云:周審觀察者:委具推求故。...又作踴出。從地下湧出。諸經中多處載有寶物或佛菩薩突然從空無一物之地下湧出之神妙事蹟,例如法華經見寶塔品有多寶...【所知有五種】 p0741 雜集論三卷二頁云:謂所知有五種。色、心、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無為。色、謂色蘊,十...【納受】 p0949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頁云:納受者:謂卽於彼心涉入境、能攝受故。...【法身有三相別】 p0764 此卽佛之三身。成唯識論十卷十五頁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1618~1684)明代臨濟宗僧。楚北人,俗姓瞿。字善權。十三歲喪父母,從安順府(貴州)觀音硐之太虛出家,數年後,...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歸付於彌陀。 也就是說,人是非常卑微、渺小,非常無能、無力的,人生在世可以說非常的悲苦,所...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是「沒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
「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隨念心」。這是時時刻刻都能生得起念佛的念...
謙讓是一種美德。儒家講:謙謙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從謙下做起,很容易進步。佛陀在因地裡行菩薩道時,也多為...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法句經)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歲數很大,...
如滿禪師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為朋友誦經超度。一年之後,他前往揚州的途中,卻遇到了這位朋友,如滿禪師驚詫萬...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點: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 提問人:《聯合報》記者王瑞伶、梁玉芳 與談人:聖嚴法師...【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悲...
常境
【佛學大辭典】
上篇:常道 | 下篇:常瞿利童女 |
(職位)僧官也。唐文宗開成中。始立左右街僧錄。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給僧度牒。十五年...
要道
五蘊皆空經
五如來色
人中分陀利花
合眾所作羯磨
周審觀察
湧出
所知有五種
納受
法身有三相別
達位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慧律法師《熏染佛心》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念佛的十種心

能從謙下做起,就很容易進步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復重來生與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