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天親宗相撮瑜伽百卷為嗢陀藍。護法愍迷,造成唯識論解三十頌。闡發慈氏之奧典。十師精貫,百卷洞該。類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師糅玆十釋,譯成十卷。既使文同義異者,若出一師。然而記憶猶艱。乃造八識頌,以統其緒。謂之規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之八識,行相心所緣性量境界地諸法各有定斷故也。見相宗八要中。玆將本書各家之注述列之如下。八識規矩補註二卷。明晉泰補註。○八識規矩補註證義一卷。明明昱證義。○八識規矩略說一卷。明正誨略說。○八識規矩頌解一卷。明真可述。○八識規矩通說一卷。明德清述。○八識規矩纂釋一卷。明廣益纂釋。○八識規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八識規矩淺說一卷。行舟說。○八識規矩頌注一卷。行舟注。○八識規矩論義一卷。性起論釋。善漳等錄。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adhimukti,巴利語 adhimutti。音譯阿毗目底。(一)依信而得勝解者。又作信勝解。為鈍根者修行階位之名,乃七聖...【信解不思議】 p0870 顯揚三卷九頁云:信解不思議者:謂諸菩薩、於難思處,已得信解。廣說如經。若欲略說此信...【平等性智所緣】 p0533 佛地經論三卷七頁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唯緣大圓鏡智。如染污意緣阿賴耶為境界故。...(譬喻)春蘭秋菊,各當於時而美,以譬物之兩美也。法華文句一曰:分節經文,悉是人情。蘭菊各擅其美,後生不應是非...華譯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含注戒本·流通分:「我雖般涅槃,當視如世尊。」(含注戒本卷下·二三·五) 行宗記·釋流通分:「令觀法如佛,即...梵名 Damamūka-nidāna-sūtra。凡十三卷。全稱賢愚因緣經。元魏慧覺等所譯。收於大正藏第四冊。為收集種種譬喻(...1、於十六羅漢加慶友尊者和賓頭盧尊者,而成十八羅漢。 2、於十六羅漢之前加迦葉尊者和軍徒缽嘆尊者,而成十八...(456~526)南朝僧。晉陵無錫(位於江蘇)人,俗姓孟。十一歲投靈根寺僧護出家,後從安樂寺智稱專攻十誦律。智稱示...又作毗盧遮那,是佛真身的通稱。佛有三身,就有三個名號,毗盧舍那是釋迦牟尼佛法身的名號,盧舍那是釋迦牟尼佛報身...天台宗的用語,全稱三千法、三千法門、三千世間、三千諸法。三千者,由地獄乃至佛之十法界,依圓融之理,十法界中的...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唯念佛功德最大。這是肺腑之言,應該相信。 印祖有一些弟子有...慈濟人說「感恩」,簡單的兩個字,卻很親切。聽過一則故事: 數年前,有位慈濟人原本開設頗具規模的眼鏡工廠。一次...
我們知道有一個觀世音菩薩像,畫的叫馬郎婦,這個畫像有很多人也都見過。她是一個很莊嚴的婦女,手裡拎著一個籃子,...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家親眷屬、功名利祿,都會從般若的層次作如夢如幻、如露如電之...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什麼?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往生? 惟賢長老答: 生西方,一是憑自力,二是憑願力、彌陀...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我們如果通達了佛法,必定會發願普度眾生,希望大家一定要發菩提心。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現各...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佛陀告訴諸位比丘:如果你們能修行十想,便能盡除有漏煩惱,獲神通、證道果,進而漸...
有一種人虛心太過分了,總說我們這樣的凡人,還不及天界的人,哪裡就夠得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我們念佛,不過想消...
八識規矩
【佛學大辭典】
上篇:八識五重 | 下篇:八識體一 |
(書名)法華經壽量品曰: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總有二十五行偈。取最初二字而稱為自我...
信解
信解不思議
平等性智所緣
蘭菊
六波羅密
觀法如佛
賢愚經
十八羅漢
法超
毗盧舍那
三千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東山再起靠「感恩」

馬郎觀音的傳說

求子女的方法
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往生
認識緣起法而發起菩提心

修行十想 解脫證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