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惡見解也。八十華嚴經十四曰:「舍不正道,永除惡見。」成唯識論六曰:「云何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行事鈔上曰:「邪心決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苦】 逼惱身心,即謂之苦。《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大乘義章》二曰:『逼惱名苦。』...無明(梵 a-vidyā),即愚癡,乃於事理不了達之精神情態。隨眠無明,指無明煩惱。為四種無明之一。謂無明煩惱幽微...頻婆,梵語 bimba 或 bimbajā,巴利語 bimba 或 bimbajāla。意譯相思樹。學名 Momordica monadelpha。其果實為鮮...(術語)善導觀經序分義,分一經之序,分為證信序,發起序之二,於發起序中更分七科,阿闍世王幽閉其母韋提希夫人之...密教瑜伽法中三種眼之一。乃明王為降伏煩惱所張忿怒威猛之眼目。諸部要目(大一八·八九九上):「忿怒眼,降伏心,...梵名 Ksānti-vādi-rsi,巴利名 Khanti-vādi-tāpasa。又作羼提波梨(梵 Ksānti-pāla)、羼提和(梵 Ksānti...為大乘戒三種受戒之一。指在諸佛菩薩面前所受之戒,為真實上品之戒。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二四·一○二○下):「...指人人本具之自性清淨心。「精明」乃形容其明澄絕妙。首楞嚴經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中):「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滅諦義】 p1212 瑜伽五十五卷十五頁云:滅諦義云何?答:彼俱寂靜義。...(術語)於心觀理而如理身行之也。又觀心之行法也。...(術語)曰眾生,曰佛陀,俗諦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諦覺悟上,無眾生,無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終心要曰:真如界內絕生...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空寂而了無一物,不受一法,無可修證。靈明而具足萬德,妙用恆...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對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這樣對我們淨業、淨土的信心的建立才會有理論的基礎。這樣...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以及《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那麼,初入...現代的實證科學很講究依據,當有了大量的科學依據時,人們才會承認和認識某種事物。這致使很多過去留下的美好傳統,...世界這個概念,世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界指空間,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 我們學過哲學,世間的哲...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學,他要以心...一心三觀,它第一個,回歸到一念心性,這是第一個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點,站在本來沒有業力的角度,站在本來沒...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的神通,憶念佛對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你去憶這個...
惡見
【佛學大辭典】
上篇:惡行 | 下篇:惡見處 |
(術語)心魔者,煩惱魔也。煩惱之惡魔,能賊害世出世之善法,故曰心魔賊。淨心誡觀上曰:披戒定鎧摧心魔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