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如今生從前世之因緣而有,前世亦從前世而有,如是展轉推究,故眾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無始。勝鬘寶窟中末曰:「攝論云:無始即是顯因也,若有始則無因,以有始則有初,初則無因,以其無始則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緣義。」梵語雜名曰:「無始,阿努婆嚩底。」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見體空之觀法也。為大乘菩薩之觀法,有利鈍之二種。鈍根之菩薩,依之而證空寂之涅槃,故同於小乘之覺,利根...子題:無著羅漢方行憶念毗尼 戒本疏·七滅諍法:「明憶念者,與法證明憶記無犯也。 無著羅漢 , 方行此法(憶念毗尼...(人名)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初以老莊為心要,嘗讀老子嘆曰:美則美矣,未盡善也。後讀舊譯之維摩經,歡喜頂受,始知...子題:不足數癡鈍人、癡鈍人、愚相有五、五迷、不解律人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伽論有三:一、者重病人;二、邊地...【眾生存活住持安隱】 p0982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頁云: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眾生存活住持安隱?答:依命根說。有...又作佛跡、佛跡。指釋尊之遺跡。即釋尊誕生至入滅期間,遺留足跡之場所。據傳,釋尊入滅前有四個聖地,即:(一)佛誕...(名數)於自他之身份起貪著,妨正道,故為此七種想破著心也:一、種子不淨,煩惱業因之內種,父母遺體之外種,皆為...(人名)Vatsa,一雲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犢子部外道也。【又】Vatsa,比丘名,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經三曰:苦身...歡喜涅槃寂滅的種性,如聲聞、緣覺乘之行人是。...【行圓滿】 p0608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頁云:行圓滿者:謂為觸證斷無慾滅界故;聽聞正法,為他演說,自正修行法...為禪宗系譜西天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遇害之故事。師子尊者得法後遊方至北印度罽賓國弘化,將法傳予婆舍斯多。未久遇當...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
毀犯盜戒果報,三途果報;餘報:一、貧窮。二、共財不得自在。 持不偷盜戒果報,得生人天,乃至佛果;餘報,一、資...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與義工所從事的各項慈善活動。我們應該如何在工作之餘,妥善...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去除貪、瞋、癡等習氣,製定僧團生活清規,衣食住行必須節儉、朴素。但僧眾來自十方,每個人都有不...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我們每個都曾去做過,在別道中受完業報,投入父母胎...
唯有改變自己的做法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都是環境或別人對自己不好,所以想借著換個環境,或結交新...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這個偈子,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的價值,善用生命,生命的價...小琴覺得這個世界太虛偽了。在別人看來,小琴很幸運,家庭環境不錯,自己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當別人在為就業發愁的...
趙閱道居士 趙閱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時候他做御史,為人公正無私,因此,被稱為鐵面御史。...
無始
【佛學大辭典】
上篇:無所有菩薩經 | 下篇:無始空 |
娑婆世界的簡稱。娑婆華譯為堪忍,因此世界的眾生,堪能忍受十惡三毒及諸煩惱而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或簡稱忍土...
體空觀
憶念毗尼釋名
僧肇
不足數伽論三人
眾生存活住持安隱
佛跡
七種不淨
婆蹉
寂種
行圓滿
君王臂落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犯盜戒的過失跟持盜戒的功德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驕傲的孔雀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天地間自有一種撫慰的力量
聖嚴法師《不死之藥》
從改變自己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