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觀道之眼也。佛開解梵志阿颰經曰:「道眼觀知可度者。」圓覺經曰:「分別邪正能於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楞嚴經曰:「發妙明心,開我道眼。」注曰:「真妄顯現,抉擇分明,曰道眼。」蘇軾詩曰:「道眼已入不二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梵語曼陀羅,譯曰真言,梵語陀羅尼,譯曰總持。其他曰咒,曰明,曰秘密號,曰密語,皆同體異名也。金剛頂分...凡二卷。全稱本如實性禪師景川和尚語錄。又作景川錄、大龜錄。日本臨濟宗僧景川宗隆(1425~1500)撰,古文校正,日...【易解】 p0827 集異門論十卷十頁云:易解者:謂所發語,易可了知;是名易解。...(術語)梵語Mahā,摩訶、麼賀。自體寬廣之義,週遍包含之義,又多之義,勝之義,妙之義,不可思議之義。俱舍論一...(術語)六即之一。聞佛法名字之位也。...(物名)安置佛像之櫃,即廚子也。增韻曰:浮圖塔。廣韻曰:塔下室。敕修清規結制禮儀曰:侍者於聖僧龕後立。【又】...(名數)一值佛難,二說法難,三聞法難,四信受難。見法華文句五。...指有之邊際。邊,指偏於一方之極端。計執世間一切諸法,係假眾緣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現諸法之作用,故稱為有...即向右轉。禪林中,大眾排班歸寮房,或經行、繞行之時,若須轉身,須以左肩向右而轉,稱為順轉。入眾日用(卍續一一...(一)即最上道、無上道。通常亦為佛道、佛陀教法等語之代稱。 (二)(1257~1345)元代臨濟宗僧。台州寧海(位於浙江...(名數)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別之主德,以東方阿閦如來之大圓鏡智立發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比較淡薄。一個人,衹要你內心過得去,你能夠跟自己溝通,做起...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久煩惱能圓伏圓斷,證入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所謂一就是無心,這時便無心可亂了。...有個信眾來問我,他說:佛難道一切都知道嗎?三千年前的佛會知道現在的電腦嗎? 我說:如果佛連現在的電腦都不知道...○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宋朝新羅的高僧元曉,年輕的時候曾跟隨大安禪師修行。 大安禪師是和布袋和尚、濟公一樣的人物,穿著破爛,每天在街...
智者大師,示現陳隋之際,開創中國天台宗,提倡歸向淨土。譔著《淨土十疑論》,駁斥當時諸家對淨土之問難,層層遞進...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則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悟入圓通的法門,我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道眼
【佛學大辭典】
上篇:道氣 | 下篇:道術 |
乃日本融通念佛宗之教旨。出自融通圓門章(大八四·四上):「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中略)一行一切行,一切行...
真言陀羅尼
景川和尚語錄
易解
大
名字即
龕
四難
有邊
順轉
妙道
三種菩提心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不要覺得人生虧欠了我們
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
三千年前的佛會知道現在的電腦嗎
曾國藩經典人生語錄
為小狗念的經

略論淨土欣厭行

念佛是以淨想轉染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