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起如何如何之心。又心向某方而運。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一)悉曇字 (t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佗、陀,或作癉。有三種解釋:(一)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亦名:學家受食戒緣起 含注戒本·四提舍尼法:「佛在羅閱城,居士夫婦俱得見諦,無所愛惜,乃至身肉,供養既多,衣...(人名)Gunaprabha,又作瞿拏缽賴婆。印度論師名。譯曰德光。西域記四曰:昔瞿拏缽剌婆論師(唐曰德光),於此作辯...(520~599)隋代僧。弘農華陰(河南靈寶)人,俗姓楊。後遷居於河東郡(山西)。二十二歲,游白鹿山北霖落泉寺,從...(修法)加持土砂之法會也。以此土砂散於病人或亡者也。...【雜染義】 p1411 瑜伽七十七卷九頁云: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指欲界眾生以散亂心所作之禮佛誦經等善行。釋門歸敬儀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上):「且如欲有亂善,體封下界。」 p5...(雜語)探者探索,頭者頭領,師家之勘辨雲探頭。臨濟錄曰:上堂有僧出禮拜,師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頭好。...(雜語)人民信奉何教。悉聽自由。政府不以威力強制之也。...(一)寶為莊嚴之意,王為最上之意。意謂用七寶莊嚴者;表示最勝、最上之意。舊華嚴經(大九·四一○上):「摩尼寶王...云何心?云何三摩地?云何勝?云何勝行?而名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耶。此中心者。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意識...(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在我們平凡的日用生活之中。千萬不要去求玄尋妙,要死去偷心,...【時諸大眾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稱讚功德。皆獲希奇。得未曾有。尊重恭敬。皆大歡喜。至心諦觀地藏菩薩。目不...然復妙覲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父母吃飽、穿暖或物質上的享受,就是盡孝了,其實不盡然。 佛...【亂心】 散亂的心。 【亂善】 亂心所做的善事。 【傳心】 見以心傳心條。 【傳戒】 傳授戒法。 【傳燈】 傳法...梵室偶談 七則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然則參禪、念佛、止觀、皆方便也。既謂之門,安得同?若知全性起修,全修在...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運心
【佛學大辭典】
上篇:過慢 | 下篇:運心供養 |
【受想行識取蘊】 p0731 品類足論二卷十五頁云:受想行識取蘊云何?謂若諸受想行識,有漏有取;於此諸受想行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