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因果之道理,斷定為決無,名為邪見。有此邪見者,為斷善根之人,以其斷滅一切之善根不使發生故也。然此邪見之人,有時觸於善緣而生或有因果道理一念之疑,則此時已斷之善根再續生,謂之疑續善。俱舍論十七曰:「續善疑有見。」疑有者或有因果理之疑念也。見者決定為定有之正見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滿洲,即今東北九省,古名遼東。四世紀初,佛教即已傳至此地區。東晉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關中之釋曇始復攜...【成就三十法升安善趣】 p0668 法蘊足論一卷六頁云:成就三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三十?謂...(衣服)三衣中之中衣也。梵名郁多羅僧Uttarāsaṅga,譯為上著衣。計其條數謂之七條。...【可欣可樂可愛可意】 p0525 瑜伽八十四卷十二頁云:復次可欣可樂可愛可意者:當知此四句,略顯可愛事。此可愛事,...【鄔波僧訶】 或云優婆。...(公案)世尊一日昇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見碧岩九十二則,從容錄第一則。白槌者...子題:誦戒時應誦二部律、為未受具人說五篇名得罪、先行受具人籌後行沙彌籌、受具人籌、沙彌籌、上座應說戒持律作羯...(菩薩)金剛界曼陀羅中,第七理趣會中台五尊中西方之菩薩名,亦曰摩竭幢。左右持人頭之幢。見金剛界曼陀羅大鈔三。...晨朝至日中為時,日中至後夜為非時。...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不犯者,若知足取衣,若減知足取,若多與衣,若細薄不牢,若二三重作,有餘如上語知,不犯...(經名)一卷,西晉白法祖譯。又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大寶積經第二十八勤授長者會之異譯也。...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中記載的故事: 北方的橋上設有欄杆,那是防止過橋的人不慎...
腎氣充足的人臉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腎氣虧虛,虛火上炎,臉上就容易長痤瘡,色澤比較暗,根比較深,尤其在...
佛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樁事情,有一個國家的眾生很難教化,像富樓那、舍利弗這些弘法的大將、傳教的大將去,都沒辦法...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幡蓋,及燃油...
有鋼骨可不能有傲氣,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規範就有了威儀,威是威德,儀是儀容,讓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這就需要學...那麼怎麼樣從第六意識的如理的思惟、想像來改變我們過去的業力呢? 我們看下一段的總結。我們心中的想像,在佛教的...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一、五趣雜居地: 同為散地故合而為...問: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貪、嗔、癡、慢、疑等習氣? 慧律法師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懂法,多看師父的光碟,做筆記,與...
疑續善
【佛學大辭典】
上篇:疑 | 下篇:疑是解津 |
(譬喻)內典謂之乾達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寶鑰下曰:外道狂執蜃樓台。...
滿洲佛教
成就三十法升安善趣
七條袈裟
可欣可樂可愛可意
鄔波僧訶
世尊升坐
說戒人法是非
愛金剛菩薩
非時
過分取衣戒開緣
菩薩修行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為什麼你活著的時候要作惡

腎氣充足的人臉上放光

跟眾生結淨土緣

怎樣為親人修福報呢

人應有鋼骨但不可有傲氣
淨界法師:一心三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