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研究真理,以斷妄惑,謂之學。真理究,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之無學。小乘之學無學,以前三果為學,阿羅漢果為無學。大乘之學無學,以菩薩之十地為學,佛果為無學。文句八上曰:「研真斷惑,名為學。真窮惑盡,名無學。研修真理,慕求勝見,名之為學,學位在三果四句真無漏慧也。阿羅漢果,研理已窮,勝見己極,無復所學,故名無學。」嘉祥之法華義疏九曰:「若緣真之心,更有增進義,是名為學。緣真之心,己滿不復進求,是名無學。」法華經序品曰: 「學無學二千人。」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1686-1734)江蘇常熟人,號省庵,字思齊,清代高僧,為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因參念佛是誰得悟,後於梵天寺,專修...(雜名)本為佛塔相輪上之寶珠,象其形置於欄杆之柱頭者。...又作近圓戒、具戒。即具足戒(梵 upasajpadā)。具足戒乃比丘或比丘尼所受之戒,此戒之戒品具足,不同於沙彌十戒之...(流派)具名三蜜栗底尼迦耶Sammatiya-nikā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又作三眉底與部,彌底部,彌離底部。又...(術語)金剛界之大日如來說法處也,不壞金剛者,嘆諸尊之身,常住堅固,光明心者,嘆其心之覺德,以五智配之,則當...1、修行是功,身心清淨是德。 2、滅除內心的愚癡是功,智慧現前是德。 3、德者得也,修行有所得,故曰功德...(術語)法華經安樂行品分別末世之道俗安樂修行法華之法為身,口,意,誓願之四種而明之。南嶽大師就此安樂行而立有...【緣起法與緣已生法差別】 p1305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頁云:如契經說:佛告 苾芻,吾當為汝說緣起法,及緣已生法。...【引無義利語】 p0378 集異門論十三卷五頁云:問:云何引無義利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術語)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古德云:轉得山河歸自己,轉得自己歸山河。又云:老僧轉得十二時,汝諸人被十二...1、恆河沙的簡稱。 2、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塵沙惑,也叫做恆沙。...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第四有盜心,即內心作種種籌量,意圖非理侵損他人財物,謀取私利。如《五分律》云:以諂心、曲心、嗔心、恐怖心而取...問: 《印祖文鈔》裡我似乎記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心佛兩忘。如何理解心佛兩忘的忘,還有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請...過去有個深知鳥性的捕鳥人,每次外出捕鳥不曾空手而返。一天,他在沼澤邊架設了羅網,並在網中放著誘鳥的食物,不一...問: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這個觀點是否是由佛陀親口說出來記載在《大藏經》裡的?或者這只是祖師們的建議,這是否落...近代高僧說,身為有情眾生,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雖然有時也會起顛倒,造了很多罪業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離苦得...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而整個本尊的功德,主要的是寄託在一句佛號當中。所以當我們的心提起一...念佛人平時有真信切願,無一不得往生者,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而死後身體柔軟潔淨,顏貌如生,又何...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是7月23日,徐州卻開了一家提供免費午餐的餐廳,並且絕對不收一分錢,真的有這樣的...
學無學
【佛學大辭典】
上篇:學教成迷 | 下篇:選友 |
指隋煬帝為晉王時,於長安蕃邸所建之四寺,即嘉祥寺、日嚴寺、實際寺、會昌寺。 p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