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佛菩薩隨眾生之類而現形垂教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雜阿毗曇心論》,簡稱《雜心論》,十一卷,尊者法救造。劉宋時代天竺三藏僧伽跋摩於元嘉十二年(435)譯出,由寶雲...(術語)於水得自在之禪定也。若具此定,則得使身之內外為水。猶如具火定得使依正盡為火。...(術語)謂釋尊之入滅,為非滅現滅,非實之滅也。以法華經壽量品說。釋迦之本身為常住故也。然則出世亦化現也。法華...全一卷。唐代法成譯。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記載于闐國等之佛教歷史。即于闐國第七世毗左耶訖多王時代,僧伽婆爾陀...【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p0750 佛地經論二卷三頁云:於一切行成就大覺者:顯示世尊,於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隨所應...(術語)七有之一。地獄之果報歷然存在,故云地獄有。...指修行佛道所必備之資具。通常有三衣六物、十八物、百一物等,亦即僧尼攜於身邊之物。我國自古於諸書中設有道具之篇...華譯為覺,是指能覺知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斷盡煩惱的人的大智慧。舊譯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空界想】 p0787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頁云:空界想者:謂由此想,先於自身,發起輕舉柔軟二勝解已;隨所欲往,若...(物名)Rājīkā,一作羅爾迦。譯曰芥子。用於降魔之法。大日經息障品曰:或以羅爾迦,微妙共和合,行者造形像,...【於相善巧四種功德】 p0752 瑜伽十九卷十五頁云:謂如有一,有學見跡,能善了知止舉舍相。由此因緣,得四功德...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我國的四大名山、四大叢林、四大禪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場。在...經文: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嗔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
在《大般若經》等大乘經典中,談到了佛的十八種殊勝功德十八不共法。 概言之,佛陀各類功德的圓滿程度都遠非阿羅漢...從禪的立場來解釋,生命是時間加上空間的活動,在時間的過程之中移動,在空間的範圍之內變化,時間加空間,覺得有個...人生一瞬,世間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經常想到,人的一生須走好六座大橋,六座橋有一座沒過去,沒走好,人生都...
前面那品,我們講過,人臨命終的時候,不問他有罪無罪,如果在他臨命終最後那一念能夠念佛的名號,或者念菩薩的名號...淨土人,凡欲入觀及臨睡時,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聲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眾竟,發願云:...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小劫。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說《法華經》只說了八年,這八...
隨類
【佛學大辭典】
上篇:隨轉宣說諸法經 | 下篇:隨類不定 |
(名數)一形貌欲,二姿態欲,三細觸欲。見涅槃經十二。...
雜阿毗曇心論
水定
非滅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
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地獄有
道具
菩提
空界想
囉爾迦
於相善巧四種功德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十方叢林的警策格言
有什麼可嗔的

佛陀的十八種殊勝功德
聖嚴法師《珍惜因緣》
走好人生六座橋

在醫院往生沒有道友助念怎麼辦
善導大師--臨睡觀念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