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六識或八識之心王也。楞嚴經一曰:「一切世間十種眾生,同將識心居住身內。」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修行不專一,夾雜其他的法門。往生禮讚說: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一)即智解與修行之併稱。指由見聞學習而知解教理,進而實踐躬行所知解之教理。了解佛道之真理(智解)與觀心修行之...過去世所造之業因。因雖通善惡,惟宿因一般均指善因而言;如業雖有善惡,而宿業多指惡業。(參閱「宿世」4509) p4...為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四種四諦之一。此係別教之說,認為三界之內與三界之外有恆沙無量之差別相,此無量法門,乃菩薩...與「習氣」相對稱。略稱使。指現起之煩惱正體(主體)。使,謂煩惱能驅使眾生流轉於三有。其煩惱之餘習則稱習氣;阿...即寺戶。北魏寺院所轄之人戶。為沙門統(佛教統制官)曇曜上奏文所立之一種社會事業。與僧祇戶同時設置,為寺院經濟...(627~713)唐代僧。吳郡(江蘇吳縣)人。唐咸亨元年(670)抵京師,敕居大敬愛寺,懇辭不受,往蘄春參謁弘忍大師...(名數)謂色界第三禪天有少淨無量淨遍淨之三天也。新譯仁王經上曰:九梵三淨。...(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曰:聖閻曼德迦威怒王。閻...【不可意】 p0318 瑜伽九十一卷三頁云:不可意者:由於諸受、不可樂故。...(名數)智度論二十六曰: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於一切眾生平等而無異想也;五無不定心,行住坐...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極樂世界的四土有特別之處,奇妙之處,就是四土也圓融在一土,你衹要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就等於往生到上三土,正因為...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緣。果就是結果,也叫果報。...當我們學習一樣東西時,如果心力不能專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則對所有的見聞覺知,都不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證往生西方淨土,尤其對病時及臨命終時應注意的事項,講...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一天,一個男孩從監獄裡參觀回來,他問爺爺:為什麼監獄裡會有那麼多壞人? 爺爺想了想,回答道:因為他們的心中有...作為一個菩薩,他不應該這樣(貪慾),所以他要常念知足。為什麼要知足?因為多欲不知足的人,他直接是障礙智慧的。...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 這就談到: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
識心
【佛學大辭典】
上篇:識幻 | 下篇:識住 |
為「名」與「字」之併稱。有多種意義:(一)指一切事物之名稱。(二)指能詮顯事物之義者。與「名」同義。佛典中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