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世所造之業因。因雖通善惡,惟宿因一般均指善因而言;如業雖有善惡,而宿業多指惡業。(參閱「宿世」4509) p450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尊宿遷化,遺骸入龕三日後,即移至法堂,稱為移龕。是時,讀經普同三拜等,稱為移龕佛事。禪林象器箋喪薦門:「尊宿...(術語)和解曰講褒。美曰讚故講讚者和解其義理,褒美其利益也。...(術語)菩薩四無所畏之一。菩薩知了眾生之機根而說法,故無所畏怖也。...【因樂】 p0592 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頁云:言因樂者:謂二樂品諸根境界;若此為因順樂受觸;若諸所有現法當來可愛...求那跋陀羅(意譯功德賢),中天竺人,本是婆羅門,因讀《阿毗曇雜心論》有了體會,改信佛法。出家學小乘,後又深通大...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稱楊岐派。以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之弟子楊岐方會(996~1049)為開祖。方會初從楚圓掌監院事...【二十四種不相應行】 唯識宗立五位百法,不相應行法為五位法的第四位。是以色、心心所分位,立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儀式)普同問訊之異名,合掌橫豎如畫十字,故名。見象器箋十。...地、水、火、風、空、見、識。地水火風是四大,空即虛空的本性,見即眼根的見性,識即八識。因為以上七大週遍於法界...【無間道與解脫道差別】 p1095 成唯識論九卷十八頁云:無間道時,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斷惑證滅,期心別故...(人名)傳燈錄十四謂石頭遷法嗣潮州大顛,初參石頭。石頭問師曰:那個是汝心?師曰:言語者是。便為石頭喝出。經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調達(提婆達多)的比丘,非常聰明好學,十二年中,修息所有的禪定都能夠成就,也能遵循十二...
從接觸佛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也因為觀察到眾生有種種苦、種種無奈而選擇出家、潛心修行,希望能夠幫助受苦的眾...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進禪堂,修行辦道也怕辛苦又怎麼得了!實際上用功最快活,所以修道人又稱為無心道人,自由自...名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為聖號,聖號就是聖人的名號,在佛教裡頭主要是諸佛菩薩的名號。我們常見的有:南無阿彌陀...
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嗎?真的有阿彌陀佛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曾經也是。但是三年前,外婆現身說法,告訴我...
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就可能帶給我們困擾。有福的...
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事 辛勞奔波毫無意義 活在世時 不行善法 臨終求脫毫無意義 貪...【乘】 運載之義,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眾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的彼岸。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
宿因
【佛光大辭典】
上篇:宿世因緣周 | 下篇:宿住隨念智力 |
界所依者,謂欲界等所攝身。趣所依者,謂五趣所攝身。洲渚所依者,謂贍部洲等。村田所依者,謂若依此村田而有即用此...
移龕
講讚
知根無所畏
因樂
求那跋陀羅(394—468)
楊岐宗
二十四種不相應行
十問訊
七大
無間道與解脫道差別
大顛
【大藏經】百喻經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貪著利養自取滅亡

關閉惡趣門踏上菩提路

妄想是心裡的影子
佛菩薩的名號功德

外婆的舍利花

智慧與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