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運載之義,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眾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的彼岸。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別。
【兼利】 自他兩利。
【冤親】 冤仇和親愛的人。
【息慈】 梵語沙彌,華譯息慈,即止息世情以實行慈濟。
【悔過】 向三寶懺悔罪過。
【悟入】 開悟實相的道理而入於實相的道理。
【旁生】 即畜生,因畜生不是人天正道。
【桓因】 釋提桓因的簡稱,即帝釋天。
【退轉】 修持不堅,工夫退步。
【馬鳴】 菩薩名,中天竺人,是佛滅後六百年間出世的大乘論師,有馬鳴比丘、馬鳴大士、馬鳴菩薩等尊稱。
【骨塔】 舍利塔。
【能所】 自動之法叫做能,被動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對六塵,六根是能緣,六塵為所緣。
【特尊】 特別尊貴的意思,是佛的尊號,因佛獨超九界,與眾不同。
【荼毗】 華譯焚燒。
【修生】 由修行而生,與修證同義。
【修因】 修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結成佛的果。
【修行】 依佛法的路線去行持實踐。
【修惑】 又名思惑,即貪瞋癡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錯誤。
【修善】 1.斷惡行善。2.本有之善叫做性善,由修而成之善叫做修善。
【修慧】 三慧之一。見三慧條。
【修齋】 執行齋會。
【修德】 用功修來的德,為二德之一。
【修證】 修行證理。
【修懺】 修行懺悔的方法。
【修得】 由修而得。
【修道】 1.修行正道。2.菩薩於見道之後,再進一步,登入初地,漸進至十地,此時稱為修道。
【修道所斷】 三斷之一。見三斷條。
【修羅】 阿修羅的簡稱,是一種常與帝釋天戰鬥的鬼神。
【修羅酒】 梵語修羅,華譯無酒,相傳阿修羅能飲如海量之酒,飲至沒有酒飲,故名無酒。
【修羅道】 六道之一。
【修羅趣】 六趣之一。
【修羅妄執】 修羅性憍慢,很固執己見,雖然被教化,但其心不動,所以聽了至理名言,也不能開悟。
【修多羅】 華譯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意思,貫穿法義,使不散失。
【修因感果】 修怎麼樣的因就會招感怎麼樣的果。
【俱空】 我與法皆空,為三空之一。
【俱起】 同時生起。
【俱生】 與生俱來的,即先天性的。
【俱生法】 簡稱俱生,即與生俱來之法。
【俱生起】 與俱生同義。
【俱生惑】 與生俱來之惑,如俱生之我執,俱生之法執,俱生之煩惱障,俱生之所知障等是。
【俱生我執】 與生俱來的我執,這種我執是先天性的,不是後天學習來的,後天學習來的,叫做分別我執。
【俱生法執】 與生俱來的法執,這樣法執不是由於分別而起,而是先天性的。
【俱舍】 華譯為藏,是包含攝持的意思。
【俱舍宗】 又名有宗,為八宗之一,因此宗乃依世親菩薩所造之俱舍論而立宗,故名。
【俱盧洲】 佛教分世界為四大部洲,在北方的叫做俱盧洲,又叫做郁單越,是勝處的意思,因為此洲在四大洲中是最勝處,洲形正方,人壽千歲,毫無夭折。
【倒見】 顛倒的見解,有四種,即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無我為我、不淨為淨。
【倒我】 四顛倒之一。見四顛倒條。
【倒懸】 梵語盂蘭盆,華譯為倒懸,意思是人生前若作惡多端,死後魂魄便沉淪於闇道,有倒懸之苦。
【冥】 1.幽隱或幽暗之義。2.無知的別名。
【冥加】 佛菩薩暗中加被的意思。
【冥性】 諸法的實性。
【冥府】 閻魔王的廳堂。
【冥使】 冥官的使者,即閻魔卒。
【冥途】 幽冥的道途,即地獄餓鬼等地方。
【冥通】 冥者離諸妄相而冥寂,通者融通一切而無礙,是讚歎真理的話。
【冥界】 閻魔王所住的世界。
【冥熏】 又名內熏,即在本覺之真如內,熏習妄心以使生菩提心。
【唐捐】 虛棄。
【唐三藏】 唐朝的玄奘三藏。見玄奘條。
【夏中】 在結夏安居的九十日中。
【夏末】 結夏安居的末期。
【夏坐】 又名坐夏,即結夏安居。
【夏竟】 結夏安居的日期完畢了。
【夏臘】 比丘的年歲。
【夏安居】 一夏九旬之安居。
【娑界】 娑婆世界。
【娑婆】 娑婆世界的簡稱,娑婆華譯為堪忍,因此世界的眾生堪能忍受十惡三毒及諸煩惱而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或簡稱忍土。
【娑婆世界】 見娑婆條。
【娑羅雙樹】 佛在拘尸那拉城阿利羅跋提河邊的婆羅雙樹間入滅。
【害想】 害人的思想,為三想之一。
【害覺】 想加害於人的心。
【宴坐】 默然靜坐。
【宴寂】 安然入寂。
【克果】 得果。
【克證】 必能證果的意思。
【差別】 同類相殊叫做差,異類相殊叫做別。
【師姑】 尼姑。
【師子】 又作獅子,為獸中之王,經中常以之譬喻佛的勇猛。
【師子座】 師子就是獅子,佛是人中師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師子座。
【師子吼】 (喻)佛在大眾中演說佛法,心中毫無怖畏,好像師子作吼。
【師子身中蟲】 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譬喻出家比丘自壞佛法。
【恚怒】 瞋恚忿怒。
【恚結】 九結之一。見九結條。
【恩田】 三福田之一。見三福田條。
【恩愛】 極親切的愛情。
【恩愛河】 (喻)恩愛得像河一樣深。
【恭敬修】 四修之一。見四修條。
【峨眉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省峨眉縣西,兩山相對如峨眉,故名,相傳為普賢菩薩的道場。
【根】 1.能生的意思。2.增上的意思。
【根門】 眼等六根是漏出種種煩惱和入種種妄塵的門戶。
【根塵】 六根與六塵。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
【根性】 根為能生之義,人性具有生善業或惡業之力,故稱為根性。
【根力】 五根與五力。
【根力覺分】 與根力覺道同。
【根力覺道】 五根與五力,七覺支與八正道。
【根身】 六根組合而成之身。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根身器界】 根身即六根身體,為眾生的正報;器界又名器世間,即國土器物等,為眾生的依報。
【根本印】 諸佛各有其根本之印與明。
【根本惑】 與根本煩惱同。見根本煩惱條。
【根本智】 又名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無分別之真智,因它乃生一切法樂,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
【根本識】 阿賴耶識。
【根本煩惱】 即貪、嗔、癡、慢、疑、惡見等六大煩惱。
【根本無明】 無始無明的別名。見無始無明條。
【根本法 輪】 三論宗所立三法 輪之一,指佛初成道華嚴經之說法。
【根境識】 又叫做根塵識,即六根六境六識,合之為十八界。
【海眾】 (喻)眾僧和合,好像海水一味。
【海會】 (喻)聖眾會合一處,其德之深,與數之多,猶如大海。
【海潮音】 佛講經說法或僧眾誦經的聲音,好像海潮之聲,響亮無盡。
【涅槃】 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涅槃那】 簡稱涅槃。見涅槃條。
【涅槃印】 涅槃寂靜印的簡稱。見三法印條。
【涅槃門】 進入涅槃城的門戶。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亦即世尊入滅的相狀。世尊住世八十年,其中說法四十五年,到處隨緣教化眾生,化緣盡了,便在中印度的拘尸那拉城跋提河岸沙羅雙樹間,說完大般涅槃經後,便頭北面西,右厙而臥,最後入滅。
【涅槃佛】 佛的應身度生機緣盡了,便示現滅度,叫做涅槃佛,為華嚴經所說十佛之一。
【涅槃界】 不生不滅的境界。
【涅槃會】 追悼佛入滅的法會。
【涅槃相】 佛於娑羅雙樹間頭北面西右厙而臥進入涅槃的相狀。
【涅槃城】 (喻)涅槃乃是聖者所居的都城。智度論說:‘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
【涅槃樂】 五樂之一。見五樂條。
【涅槃縛】 謂樂著涅槃而不想利益眾生,這是小乘的境界。
【涅槃八味】 涅槃所具有的八種法味,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靜、虛通、不動、快樂。
【涅槃寂靜】 涅槃的境界,滅一切生死之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涅槃寂靜印】 三法印之一。見三法印條。
【畜生】 受人馴養的禽獸。
【畜生因】 投生於畜生道的原因,即犯戒私竊、負債不還、殺生、不喜聽受經法、常以因緣艱難齋會等。
【畜生有】 七有之一。見七有條。
【畜生界】 十界之一。見十界條。
【畜生道】 六道之一。見六道條。
【畜生趣】 六趣之一。見六趣條。
【畜生食時】 四食時之一。見四食時條。
【病苦】 四苦之一。見四苦條。
【病魔】 四魔或十魔之一。
【病起六緣】 生病的六種因緣,即四大不順、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作祟、業愆所起。
【迴向】 把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貢獻出來,普遍到法界中去。
【迴向門】 五念門之一。
【真人】 已證得真理的人,指阿羅漢與佛。
【真土】 真佛土的簡稱,即佛真身所居住的法性土。
【真子】 如來的真子,即諸菩薩。
【真心】 真實的心。
【真佛】 指佛的報身與法身。
【真我】 真正的我。凡夫執著五蘊假合之身為我,其實那是妄我,要像佛那樣具有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
【真性】 不假叫做真,不變叫做性,此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淨心體。
【真堂】 禪家安置祖師真像的廳堂。
【真理】 永真實不變的道理。
【真諦】 二諦之一,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的離言法性。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離諸虛妄,故云真,其理永恆不變,故云諦。
【真常】 真實常在。
【真寂】 真正的涅槃,即佛的涅槃。
【真智】 又名聖智,即明白真如實相的智慧。
【真詮】 顯示真理的文句。
【真語】 1.真實的言語。2.符合真理的言語。
【真際】 真實的邊際,也就是至極的意思。
【真覺】 真正究竟的覺悟,亦即佛的覺悟。
【真識】 楞伽經所說三識之一。見三識條。
【真如】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如三昧】 觀察真如無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禪定。
【真如無為】 謂真如法性,離於造作,本自無為。
【真如隨緣】 二真如之一。見二真如條。
【真如緣起】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體,因緣之用,而起生滅之相,若追溯其源,則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無明,生起萬法,故名真如緣起。
【真如不變】 與不變真如同。見二真如條。
【真如內薰】 謂真如內薰無明,生起淨化的作用。
【真如法身】 謂法身的體性,真實不虛和如常不變。
【真如實相】 非假謂之真,不變謂之如,離虛謂之實。真如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為法身、如來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並非虛妄,乃係真實之相,故名真如實相,簡稱為如實。
【真如寂滅相】 真如的本體清靜而無妄染,故云寂滅相。
【真妄】 1.真實和虛妄。不假叫做真,虛假叫做妄。2.真心和妄心。見真妄二心條。3.因緣生的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叫做妄法,不生不滅之真如,叫做真法。
【真妄二心】 真心和妄心。真心是屬於本有的,無攀緣的,無分別的,無變動的,非善非惡的,超然於境界之外的,當吾人於無念而又非睡著時,便是這一種心現前;妄心是屬於後天生起的,有攀緣的,有分別的,常變動的,能善能惡的,牽拘於境界之內的,當吾人思慮了別時,便是這一種心現前。楞伽經以海水與波浪比喻此真妄二心,海水常住不變,如真心,波浪起伏無常,如妄心。
【真言】 真實的言語,又是神聖的言語的意思,為如來三密中之語密。
【真言心】 即阿字。大日經說:‘所謂阿字者,一切真言心,從此遍流出無量諸真言。’
【真言宗】 依秘密真言而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屬秘密藏,為如來三密中之語密,故又稱為密宗。
【真言乘】 又名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達佛地,故名真言乘。因其教法很快就能令人成佛,故又名神通乘。
【真言教】 真言陀羅尼的教法。
【真言秘密】 真言是如來三密中之語密,故云真言秘密。秘密的意思不是秘密不肯示人,而是法身佛的三業幽微奧妙,不是等覺菩薩不能知曉。
【真言阿闍梨】 密宗傳授秘法或是為人灌頂的法師。
【真言陀羅尼】 真言與陀羅尼。真言與陀羅尼,是同體異名。
【真身】 法身。見二身條。
【真身觀】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之佛身。
【真法】 真如實相之法。
【真法界】 真實不虛的法界,與真如同義。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識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叫做真空,這是大乘至極的真空。
【真空觀】 華嚴宗所立三觀之一。見三觀條。
【真空妙有】 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叫做真空;非有之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叫做妙有。真空而能生萬法,妙有而一切皆如,是真空妙有的涵義。
【真俗】 1.事理的別名。因緣所生之事相叫做俗,不生不滅之理體叫做真。2.在假空中三諦中,假是俗,空與中是真。3.世間是俗,出世間是真。4.在家是俗,出家是真。
【真俗不二】 真諦詮空,俗諦詮有,性空不乖相有,相有也不離性空,理事無礙,故不二。
【真解脫】 真正的解脫,即佛的涅槃。
【真無漏智】 真正無漏的智慧,即佛菩薩的智慧。二乘人雖然也有無漏智,但是他們未斷法執,不滅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無漏智。
【真化二身】 真身和化身。見二身條。
【真應二身】 真身和應身。見二身條。
【破有】 1.破除執有的見解。2.破除三界九有的惡法。
【破見】 以邪見來破斥如來的正見。
【破法】 以邪見來破斥如來的正法。
【破夏】 破壞結夏安居禁止外出的禁例。
【破執】 破除我執和法執的執著。
【破僧】 破和合之僧,為五逆罪之一。有二種的破僧法,一是破法 輪僧,如提婆達多立了五種的邪法來和佛的法 輪對立,以便分離聽聞佛之法 輪的僧眾。二是破羯磨僧,即在同一界之內作別種的羯磨(法事),以破壞羯磨僧的和合。此中前者罪最重,後者罪較輕。
【破齋】 破壞八關齋戒。
【破顯】 破邪顯正。
【破戒】 破壞佛所制的戒律。
【破戒五過】 破壞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種的罪過,即自害、為智所呵、惡名流佈、臨終生悔、死墮惡趣。
【破和合僧】 五逆罪之一,即比丘們和合的在一處,以手段離間拆散他們,使他們不能和合的在一塊修行,或霸佔寺廟,逼令還俗等,都是破和合僧,因斷人慧命,與絕人解脫善緣,故其罪至重,報亦最慘。
【秘印】 密教所傳授的秘密印契。
【秘法】 秘教的修法,因秘教的修法很秘密,不隨便公開示人。
【秘要】 不隨便示人的切要法門。
【秘教】 秘密的教法,總稱大日如來的教法。
【秘經】 秘密的經典,總稱真言宗的經典。
【秘密】 秘是秘奧之義,是形容法門之深奧;密是隱密,言其法不隨便公開示人。
【秘密戒】 密教的戒律,即三昧耶戒。
【秘密咒】 真言陀羅尼的總稱,因真言陀羅尼就是秘密的咒語。
【秘密宗】 簡稱密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之一。
【秘密乘】 真言的教法。
【秘密教】 真言宗的總稱。
【秘密經】 真言宗的經典。
【秘密號】 陀羅尼的別名。
【秘密藏】 秘密的法藏。
【神力】 神通力。
【神咒】 神秘的咒語,即陀羅尼。
【神秀】 俗姓李,洛陽尉氏人,少覽經史,博學多聞,後依五祖出家。唐高宗上元中,五祖入滅後,神秀出住荊州的江陵當陽山,緇徒響風,道譽甚盛,是為北禪之始。武后則天聞神秀的聲名,召赴長安,供養盡禮;又敕在當陽山建築度門寺,以表揚神秀的功德。於唐中宗神龍年中卒,謚號大通禪師。
【神道】 1.天道、阿修羅道、鬼道等三道的通稱。2.神妙之道,即佛道。
【神識】 指有情靈妙不可思議的心識,與現代所說的靈魂同義。
【神通】 變化莫測謂之神,無拘無礙謂之通,合起來說,就是既能使人莫測他之所以,又能為所欲為而了無障礙。
【神通乘】 指真言教。
【神通如意】 又名心如意通,即六神通中之神境通。
【神足】 神足通的簡稱。見神足通條。
【神足通】 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證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間,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佛十大弟子中,目犍連就是得了這種圓滿的神通而號稱為神通第一。
【神境通】 神境智證通的簡稱。
【神境智證通】 五通或六通之一。
【納衣】 又名糞掃衣,即拾取人家棄之不用與糞掃一樣的賤物來縫納而成的法衣,為十二頭陀行之一。
【納戒】 受戒。
【納具】 受具足戒。
【素食】 不雜魚肉滋味的食物。
【素怛纜】 又作蘇多羅,或修多羅,華譯為經、契經、綖經等,是經典的通稱。
【脅士】 侍立在佛兩旁幫助佛教化眾生的菩薩。
【脅侍】 與厙士同。
【脅尊者】 人名,由於昔業的緣故,在母胎六十餘年,生時鬚髮已白,年八十出家,自誓願說:‘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終不以厙貼席。’後歷三年,盡償所誓,時人尊之為厙比丘,或厙尊者。
【般若】 華譯為智慧,即通達真理的無上妙慧。
【般若時】 佛說般若經的時期,為天台所立五時之一。
【般若船】 (喻)智慧如船隻能渡人出生死之大海。
【般若經】 宣說般若波羅蜜深妙道理的經典的總稱。
【般若三昧】 得到智慧的正定功夫。
【般若波羅蜜】 般若譯義是智慧,波羅蜜譯義是到彼岸,般若波羅蜜是說般若如船,能將眾生從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彼岸。
【般若波羅蜜多】 與般若波羅蜜同。
【般涅槃】 簡稱涅槃。見涅槃條。
【般涅槃那】 簡稱涅槃。見涅槃條。
【般舟三昧】 又名佛立三昧,意謂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能見十方諸佛,立於其前。修的時候,不坐不臥,從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衰相】 天人將要死時所出現的五種小衰相或五種大衰相。見五衰條。
【記別】 又作記冚,即佛預記弟子成佛的事。
【財施】 三施之一,即以財物救濟他人,其中有內財與外財的分別,外財是金銀、財寶、衣服、飲食、田地、房屋、妻妾、兒女、奴婢、牲畜等身外之物;內財是頭目、皮骨、牙發、唇舌、手足、腦髓等我們身體上的東西。
【財供養】 三供養之一,即以世間的財寶去供養諸佛菩薩。
【貢高】 自以為高人一等。
【貢高我慢】 自以為高人一等,踞傲自矜,侮慢他人。
【起單】 僧人犯了規,職事命令他拿去衣單,離開寺廟。
【起業相】 六粗相之一,即依惑而造作種種的業。
【迷妄】 迷與妄。不明事理叫做迷,虛而無實叫做妄。
【迷律】 迷的道路,亦即走向三界六道的道路。
【迷情】 迷惑顛倒的有情。
【迷執】 迷惑和固執。
【迷界】 迷的境界,亦即為煩惱所繫縛而海轉於三界六道之中的眾生界。
【迷悟一如】 1.迷與悟都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大家空的體性一樣,故謂一如,這是空宗所顯的意義。2.迷如冰,悟如水,迷悟同屬一體,叫做一如,這是性宗所顯的意義。
【迷悟因果】 迷與悟的因果。以四諦來說,迷妄的因是集諦,共果是苦諦;證悟的因是道諦,果是滅諦。
【追福】 為死人做功德,追薦祈福。
【追薦】 與追福同義。
【鬼】 六道眾生之一,有種種的分別,福報差的叫無財鬼,時常沒有得吃,所以也叫餓鬼;有些雖有飲食,但是不夠,叫少財鬼;有些福報大,常得飲食,叫多財鬼。
【鬼界】 鬼類的世界,為十界之一。
【鬼道】 六道之一,又名鬼趣,即夜叉羅剎餓鬼等的境土。
【鬼趣】 又名鬼道,即鬼神所趣向的境土。
【鬼神】 1.鬼是六道眾生之一,神是天龍八部的通稱。2.有威的叫做鬼,有能的叫做神。
【鬼神食時】 鬼神的食時,即昏夜,為四食時之一。
【展轉食】 吃了一次正餐,移位再吃,叫做展轉食,佛制不許。
【浮塵根】 在五根中有浮塵根和淨色根之別,五根之外形,眼睛可以看到的,叫做浮塵根,因為它是虛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