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二十二根中最後之三根也。意根,樂根,善根,舍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見修無學之三道而立三根。一、未知當知根,此九根之在見道者。在於見道,欲知所未曾知之四諦之理而行動者,謂之未知當知。二、已知根,彼九根之在修道者。在於修道,雖已知了四諦之理,而更為斷所餘之煩惱,於彼四諦之境數數了知者,名為已知。三、具知根,彼九根之在無學道者,在於無學道,己知為知了四諦之理,具有其知,故名為具知。此三根皆無漏也。舊謂之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俱舍論三曰:「意樂喜舍信等五根,如是九根在三道如次建立三無漏根,謂在見道依意等九立未知當知根,若在修道即依此九立已知根,在無學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智度論二十三曰:「未知欲知根。(中略)知根。(中略)知已根。」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義語】 p1239 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云:義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有義事;是名義語。...(Angkor)位於高棉北部。又作祿兀。即安哥。為吉蔑族(Khmer)安哥王朝自九世紀至十五世紀之都城,此都城包括六百...對於諸經之題目,有佛自立者,亦有經家所立者,稱為二種立題。(一)佛自立者,如金剛經(大八·七五○上)謂:「是經...虛妄不實的境界。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為都是虛假不實的。...真現觀者,謂已得見道十六心剎那位所有聖道,又於見道中得現觀邊安立諦世俗智,由出世智增上緣力長養彼種子故,名得...亦名:高勝大床、高床 子題:八指、八種床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高床,謂八指以上。增一雲,八種床等。如隨相中。...(雜名)又名三輪清淨偈。三輪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淨者,於此三輪無念無所得也。心地觀經所謂:能施所施及施...指淡青色之帽子。又作縹帽子、縹冒。俗稱華帽子、帽子。亦稱裹頭。源於印度裹頭之制;佛世時,以印度北方天寒,佛陀...(雜名)雲遊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腳僧。...(經名)四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方等大集經寶女品第三之別譯,分為十三品,有寶女為舍利弗說大乘之深義,佛明其往因...(譬喻)喻教經為明鏡。觀經疏序分義曰: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戒疏一上曰:以行觀說,如人照鏡,鏡即...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
大約十年前,父母開始信佛,他們不是那種只知道燒香求這求那的人,而是真信因果的虔誠佛教徒。 在鄰里關係上,他們...諸位居士!每個夏曆月之初一,本堂舉行金剛法會,都對諸位略說法要,諸位亦能靜心聆聽,實在是個很好現象,本人亦覺...
我們來看看,佛陀講十二因緣,是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悟道呢?我們簡單地把十二因緣的整個內涵解釋一下。 這個十二因緣...
佛陀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人時常因為瞋怒而亂了行為,一發脾氣就六親不認,損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論遇...
一、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頃刻紛紜,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禮佛是一種極為殊勝的修行法門,願令一切佛弟子從中得到利益,身體力行,早斷煩惱,速成佛道。 《增一阿含經》云:...問: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明證法師答: 修定,內心浮躁,心識散亂,就是因為沒有定力,怎麼樣修定呢?最簡單,最...問: 有些學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薩戒,自認為不夠資格,要修到什麼程度才可受菩薩戒? 大安法師答: 作為一個發...
三無漏根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三無差別 | 下篇:三無漏學 |
(名數)一、七歲至十三,名驅烏沙彌。律,小兒出家,阿難不敢度,佛言若能驅食上烏者聽度。二、十四至十九,名應法...
義語
吳哥
二種立題
妄境界
真現觀
高廣大床
布施偈
縹帽
遊方僧
寶女所問經
教鏡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好人天照應!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演培法師《學習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

生死輪迴的根本——無明

羅睺羅的眼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