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名。說三乘方便,一乘真實者,故名。又維摩經第二品之名。敘維摩居士以種種方便化益眾生,且以方便而現疾於毗耶離城,故名。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信勤念定慧之五根,其他一切之善根也。無量壽經曰:諸根智慧。慧遠疏曰:信勤念等,名為諸根。若通論之,一...(術語)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語,三量之一。...(名數)一、因緣變,謂心心所變現相分,不借能緣之分別力,由自己種子之因緣而生,有心色之實體實用者,即三類境中...【諸法無用略有七種】 p1358 瑜伽十六卷十一頁云:如前所說諸法無用,此顯無用略有七種。一、無作用用。謂眼不能見...【隨念宿住智通】 p1370 瑜伽三十七卷九頁云:云何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智通?謂佛菩薩,以宿住智,自能隨念己之宿住...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舍墮、九十單墮、四悔過法、一百眾學、七滅諍法。...乃指阿彌陀佛。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阿彌陀佛於距今十劫之往昔,即已開悟成佛,是為十劫彌陀。又作十劫正覺、十劫成佛...亦名:別眾食戒三相、別眾食戒三位 子題:僧次別眾、別請別眾、別乞別眾、難調人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今別眾食,...【止息身心粗重】 p0390 瑜伽二十八卷六頁云:云何止息身心麁重?謂如有一、或由身勞身乏,發身麁重,發心麁重。此...(名數)有十法而成止觀也。又名十乘觀法。...僧祐是齊梁時代的一位律學大師,也是古代傑出的佛教文史學家。他原籍是彭城下邳(今徐州專區邳縣),生於江南建業(今...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
獨在教室,掩卷遐思,倏爾一陣臘梅花的幽香飄入鼻中。臨窗而望,夕陽的餘暉含笑籠在一株臘梅花樹上,籠的臘梅微醺似...古諺:飽暖思淫慾。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中國聖賢文化卻失傳多年,西方價值觀念的衝擊,使得一些人喪失了正知正見,對...
蕅益大師會特別強調往生的條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這話說的是非常直截了當,我們看...昨天,一信徒攜其好友來訪。見我的用意,除了看望問候之外,就是邀請本人參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壽。 據介紹,大壽將...
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麼我們生命的所有的過程,都是自變自緣...有一座寺院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像,因為有求必應,四鄉八鎮專程前來祈禱膜拜,香火鼎勝每天香客特別多。一天,寺院的...出世 佛法說有世間,出世間,可是很多人誤會了,以為世間就是我們住的那個世界,出世間就是到另外什麼地方去,這是...
南北朝(北齊)時,釋明勖,定州人。少年時自負不凡。讀《法華經》,知道清涼山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
方便品
【佛學大辭典】
上篇:方便土 | 下篇:方便智 |
梵語 āsajjika。指修無想定,死後升入無想天之一種果報。又作無想報、無想事、無想異熟。心不相應行法之一。謂生無...
諸根
聖教量
二變
諸法無用略有七種
隨念宿住智通
二百五十戒
十劫彌陀
別眾食戒三位明別
止息身心粗重
止觀十法
僧祐(445—518)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與愛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處

以祖師正確的知見做後盾
做壽的問題

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
順境與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出世」與「一切皆空」的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