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止觀輔行一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法界諸法,迄至一色一香無非為中道。故換言之,中道即法界也。而此中道法界為所緣之妙境,若就能緣之妙智言之,則為止觀,蓋系緣於法界,而廣緣事理之諸法,是止即妙觀,念與法界為一而泯亡事理之法相,是觀即妙止也。此妙境妙智,一體不二,故謂之法界即止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我執二種】 p0648 成唯識論一卷四頁云: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乃將山嶽加以神格化而崇拜之。我國自古即有山神之信仰,如「山中方七日,世上數千年」之傳說,每以雲深不知處之山中...(術語)群者眾生也,有情之種類數多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天人群生類。圓覺大疏上之二曰:大士親愛,展轉流布,則群...【安居】 南山云:形心攝靜曰安,要期住此曰居。靜處思微,道之正軌,理須假日追功,策進心行,隨緣托處,志唯...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之大本山。號正法山。住於京都市右京區花園妙心寺町。本為花園天皇(1308~1318 在位)之離宮,...禪林用語。為「入草」、「落草」之對稱。草,比喻世間、俗眾。超出世俗,稱為出草。宣說超出世俗之宗旨奧義,或提示...(術語)攝受折伏之二門也。止觀十曰:夫佛有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術語)恩愛之繫縛。仁王經下曰:無明愛縛。同良賁疏曰:愛與無明,自纏縛故。...指五種善惡。能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者,稱為五善。反之,破此五戒者,稱為五惡。五惡招...指無所欠缺之狀態。就量而言,為總體、全體;就質而言,意即最高。完全,原系印度一般使用之形容詞,又有「完全之人...【聚積假有】 p1297 瑜伽一百卷十二頁云:聚集假有者:謂為隨順世間言說易解了故;於五蘊等,總相建立我及有情補特...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問: 佛弟子對於惡勢力、惡現象、壞人壞事應該是嫉惡如仇、勇於鬥爭還是兼容並包、尊重他人?譬如,社會上的黃、賭...問: 師父,有的人會覺得,時常惦記著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極,我們該如何去平衡這個概念呢? 慧廣法師答: 說句好...一個有錢人,不知道怎麼樣找到快樂,於是背了一袋子金幣去尋找快樂,他問了好多的人,如果誰能告訴他找到快樂的方法...
消業第一 金剛薩埵法門 金剛薩埵佛尊因地時曾發如是大願:「願我未來現證佛果時,若有眾生雖已造五無間罪、毀壞誓言...
【若諸有情,心多懈怠,勸修精進。】 若諸有情,心多懈怠,精進不起來,給他講精進度。 【若諸有情,心多散亂,勸修...
手書備悉。食肉一事,關係治亂升沈。欲了生死出輪迴者,當凜凜於此事,庶有希望。密宗法門,不可思議,而今之傳者學...我們因無明的煩惱沒有斷,俱生我執堅固,會有什麼清淨啊!有什麼慈悲啊!有什麼無我啊!我們內心朋從爾思的大多還是...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奧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個人一定要做點事情的話,那麼內向的人寧願管事,外向...
中道即法界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中道應本 | 下篇:中道第一義 |
(術語)修夏時九十日安居之行也。本行經曰:作一房與彼一夏安坐。...
我執二種
山嶽崇拜
群類
安居
妙心寺
出草
攝折
愛縛
五善五惡
完全
聚積假有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對待壞人應該是嫉惡如仇還是包容隨順
時常惦記著死亡是否太消極了
你原本就很快樂

末法時代8個很重要的法門

吃素跟忍辱關係很大

食肉一事,關係治亂升沈
大安法師:做不到的就全交給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