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行人所依之四法也。一糞掃衣,二常乞食,三樹下坐,四腐爛藥。此四種之法,是入道之緣,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聖種。此法能生聖道,為聖之種,故曰聖種。見四分律四十八,大乘義章十一,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十三住差別】 p0119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頁云:又諸菩薩,種姓住中,於餘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轉,攝受彼...又作有情。猶言含識,即懷抱靈識之義。大唐西域記序(大五一·八六七中):「穹儀方載之廣,蘊識懷靈之異。」(參閱...【獨覺地】 p1383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七頁云:云何獨覺地?當知此地,有五種相。一者、種姓,二者、道,三者、習,四...為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所舉三種圓成滿足之法。即:(一)行圓滿,謂聽聞正法,依法修行,復能為他人如法演說,自利利他...(術語)持誓與戒也。釋門正統三曰:法智載嚴於誓戒。...(術語)簡擇評論古則公案之言語也。五位顯訣中所謂逐位揀曰、別時揀曰、別揀曰、揀曰等是也。...(名數)舊譯曰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新譯曰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一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子題:對心明止持、止持對心以明、就治行明止持、止持就治行以明、就業明持犯相、身止持、身作持、口止持、口作持、...【怨憎會苦】 p0888 瑜伽六十一卷十五頁云: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濟緣記釋云:「即單提戒。居士子者,尼戒本雲,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是也,數見故長慢,情熟故增染。」(業疏記卷三...【老死支】 p0621 成唯識論八卷十頁云:諸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老非定有,附死立支。又云:...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見解,即得達道?...
那伽波羅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時,有位年邁的婆羅門來訪,他是尊者年幼時的朋友。這一天,婆羅門與那伽波羅尊者共相...要如何修?我常說,人要站穩現在而往未來看。有的人老是想到過去,有的人則常擔心未來,未來的事未可知,但願那是美...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有十二條: 一、脫離病苦 《藥師經》說,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麼應受持八關齋戒。...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有四種因緣,愛著的程度有輕有重,但一旦起了貪愛心,即遠離解...淨土人,凡欲入觀及臨睡時,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聲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眾竟,發願云:...
前面講到橋陳那比丘知道:原來三界這個地方是住旅館的,我們是客人。他覺悟到三界是一個苦惱的處所,從這個地方他產...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
行四依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四依 | 下篇:法四依 |
華嚴經疏雲法師十德:華嚴經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薩修行一切功德行願,作大法師。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善巧...
十三住差別
懷靈
獨覺地
三圓滿
誓戒
揀語
四緣
持犯成就處所
怨憎會苦
諫習近居士子法
老死支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本既無迷,悟亦不立

觀無常悟四諦理法
聖嚴法師《泰然面對眾生相》

受持八關齋戒的12條利益

四位妻子的譬喻
善導大師--臨睡觀念佛法

面對煩惱,大小乘的態度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