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頁云:又諸菩薩,種姓住中,於餘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轉,攝受彼因。於餘所有諸菩薩住,尚未發趣,未得未淨;況如來住。若諸菩薩勝解行住,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趣;未得未淨。即於如是勝解行住,亦名發趣;亦名為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勝解行住,既清淨已;極歡喜住,先已發趣,今復名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極歡喜住,既清淨已;增上戒住,先已發趣,今復名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如是廣說,展轉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即此最上成滿菩薩住,既清淨已;從此無間,其如來住,先已發趣,當知於今頓得頓淨。是如來住,於菩薩住,當知此中如是差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即種種邪見,共計六十二種,係古代印度外道之妄執。有關其分類,於諸經論中所說各異。注維摩詰經卷二(大三八·三四...世親淨土論所說五念門之一。五念門,即憶念觀察阿彌陀佛及其淨土,成就自利利他功德之五種修行門;其中,以口業讚歎...【時語】 p0915 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云:彼有時語者:謂所說語、應時,離非時;應節,離非節;應分,離非分。是...禪林用物之一。即糞器。又作淨桶。原為不淨之器,今名淨器,乃因廁所為觸穢之處,而以淨潔為要,故稱淨桶。又指盛水...(異類)Bālabhakṣa,餓鬼名。譯曰食小兒。見正法念經十七。...子題:五戒多論不得重受、五戒成實四分俱開重受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若准 多 論 , 不得重受 。依 成實 、 四分...印度佛教音樂,約起源於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左右,記述梨俱吠陀歌詠方法之娑摩吠陀(梵 Sāma-veda)即為其肇...(術語)凡佛教說不增不減,有二門:一就實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無盡而言。如般若經,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減經,...(術語)煩惱之異名。煩惱能障礙聖道,故名障。大乘義章五本曰:能礙聖道說以為障。餘見二障三障四障五障十重障各條...又作五重血脈、五重。乃日本淨土宗所行之傳法儀則。即以五重之次第相承宗義,並傳授五份血脈,傳說此一儀則乃以明德...【俱分無常】 p0926 雜集論六卷六頁云:俱分無常者:謂粗重諸行,相續流轉;若生若滅、俱不可樂。由此俱分無常...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生存在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你是什麼宗教信仰,你都應該要盡責、知足、感恩、惜福。 一、盡責 你的本分是什麼...問: 在懺悔時,我們對罪業是訶責的,但是要同時觀察罪業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趨向清淨? 淨界法師答: 我們在觀想...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覺得唯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為心如不安...或許諸位老師、同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學校請了一位和尚來講學思歷程,而不是講念經、超度,或是鬼神世界的事?我個...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悲智雙運,福慧並修。這裡,悲和福體現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我家附近有個鳳凰山,鳳凰山上有個鳳凰古寺,山下有一些菜園和草莓園,是我們週末常去的地方。元旦放假去鳳凰山玩,...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佛陀說...我曾這樣聽聞的:當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座下大弟子舍利弗,常於晝夜六時,以天眼觀於眾生,若有應機可...
十三住差別
【法相辭典】
【十三住差別】 p0119
上篇:十二處次第 | 下篇:十四變化心 |
(一)生因、了因。(一)生因,乃本具法性之理,能生一切善法者,如谷、麥等種,能生萌芽。(二)了因,乃以智慧照了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