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即身義雲,世間出世間內外之教法攝於法曼荼羅,世間出世間一切之人攝於大曼荼羅,世間出世間所依之器界,攝於三昧耶曼荼羅,世間出世間一切之事業,攝於羯磨曼荼羅。今謂此義求融非也。三種世間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種世間之顯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種世間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種世間之事業,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種世間之四曼是性得,一切聖人三種世間之四曼是修得。見菩提凡義三。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稱胎藏界曼荼羅之第三院。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諸尊隨現成第三重曼荼羅,即是世間天院也。三種悉地儀軌四隅...(術語)宗門有勘辨之一科。凡於一機一境之處,師家試學者之深淺,學者探師家之邪正者,謂之勘辨。見禪林類集六、勘...(1890~1980)福建南安人,俗姓陳。年十四,於惠安三慈寺帶髮修行,苦修十餘載。後往普陀山普濟寺受戒。二十八歲,...指禁飲酒之戒。不論在家、出家皆有此一規定。酒不只妨礙佛道修行,亦令人心狂亂。一般在禪寺山門之石刻上有「葷酒不...(天名)Mahābrahman,梵者清淨之義,為離淫慾之色界諸天通名,今謂其中初禪天之王為大梵天。初禪天為色界四禪之最...Yinyuan 明清之際禪宗僧人。日本佛教黃檗宗初祖。俗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人。28歲出家。明泰昌元年(1620),...只有大願而沒有實行。有願有行,才能修得道果,若是只有願而無行,那是不能證得道果的。...指迷界之萬象差別。眾生之所作業,由因生果,因緣果報實有不虛;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類,總稱諸...五種的煩惱。蓋就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蓋即: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法。...(一)比喻禪之智慧。 (二)枝,為支撐、輔助之意。指輔助坐禪之助力、助緣。鞞婆沙論卷十「四禪處」(大二八·四八四...【珊瑚】 梵語缽攞娑福羅。外國傳曰:大秦西南漲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洲。洲底盤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鐵網...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求陀那與安息羅比丘結伴到舍衛城托,在回只園精舍的路上,求陀那忽然有感而發對安息羅說:今天受信徒的豐富供養,我...
此句出自度門神秀禪師的示眾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 大家都知道神秀禪師跟六祖惠能是同門,...
問: 《無量壽經》最後有說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數,請問這些人數是當時已往生的人數或包括現在及未來往生的人數?...
學習淨土法門的義趣 二十多年來,學教、學戒,講學、做事、建廟,時至今日頗感內虛,人命無常,但思歸宿。十多年來...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類: 第一個,是三寶物。 三寶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別是道場裡面的東西,有很多是三寶...世間一切學問一切智識技藝,都需要老師的指導,而且各人有各人的專長和智識。欲學某部份智識,或欲依某行的生活,都...
你嘗試地思維一下,早上醒來的那一剎那,當我們一念靈知靈覺,你能下意識地想想,我是誰?怎麼會在這兒?我以誰的角...
淨土緣起的第六大緣起,就是染土本空。為什麼要說淨土真實呢,因為我們娑婆世界,本來也是不實在的。 在《大智度論...
四曼攝二種世間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四曼四身配屬 | 下篇:四淨定 |
【阿羅伽】 此雲欲,希須為義。五情之所欲,是名五欲。大論云: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欲求之不已。此五欲...
世間天院
勘辨
清和姑
不飲酒戒
大梵天
隱元(1592~1673)
唯願無行
諸有
五蓋
禪枝
珊瑚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財施與法施

將心外求,舍父逃走

在家居士定課,單一點為好

淨土法門與諸宗之圓通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類
殺師祭神

【推薦】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