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四天王,鎮護四天下,謂之四鎮。金光明經三曰:「護世四鎮。」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薩迦耶見於事不得決了】 p1420 雜集論一卷十六頁云:問:薩迦耶見,當言於事了不了耶?答:當言於事不得決了。如...取風之無色,譬指物之無。其用語一如兔角、龜毛、鹽香等,皆為世間之所無。[成實論卷二] p3994...(一)指四念處、八背舍(觀)、九次第定(練)、師子奮迅三昧(熏)、超越三昧(修)等五種。其中,四念處為所觀,觀...佛之法身,其量等於一切有為無為之諸法,今統收之為十三,但存大數,以顯無應,故云十也。 一、一切眾生量等身...依大智度論之說,三藏為小乘之特稱,大乘經典僅為一修多羅藏;若據攝大乘論之說,則大乘亦有三藏,即:(一)大乘經藏...(術語)佛陀之智慧也。梵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舊翻無上正等覺,又云薩般若Sarvajā,舊...除諸世俗鄔波索迦。一切皆歸佛法僧寶。有歸佛法僧寶而非鄔波索迦。謂苾芻苾芻尼。正學勤策勤策女鄔波斯迦等。...(術語)於小乘有部之宗義,為煩惱之異名。於大乘唯識之宗義,為煩惱障所知障種子之名。有部之義,貪瞋等之煩惱,隨...又名四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術語)華嚴所立十宗之一。五教中圓教之所詮也。...(雜語)福德之樹林也。西域記讚曰:聲教之所沾被,馳騖福林。風軌之所鼓扇,輒驅壽域。...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
我們已經知道了拜佛菩薩與拜神的區別。佛菩薩沒有分別心,但是神是有分別心的。所以,我們在佛菩薩前面和神前面是不...
這裡得生,就是往生,能夠往生四土,從四個土來判,因為我們要曉得,之所以能生到這些國土裡邊,他的門票是什麼呢?...第一天 山溪日夜流聲靜 佛號法水滌塵心 一、皇天不負苦心人 我們靈岩山寺打佛七,從第一週年到第二週年這樣的每月...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第二個,因果同時,借緣顯現。 這一段是說業果是怎麼生起。 ...
佛制亡僧焚化,原為令其離分段之假形,而證真常之法身也。故自佛立制以來,僧眾奉為常規。奈法道陵夷,延久弊生。如...修淨土法門,必須切實用功,應該死心念佛。古人所謂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愛名利是非的心,轉換過來...
我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家裡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的佛緣很好,很小的時候就會誦《佛說八大人覺經》《佛說阿彌陀...
呂新吾云: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君子、小人,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用道德修養衡量人高...
四鎮
【佛學大辭典】
上篇:四禮 | 下篇:四歸法 |
(經名)一卷,唐菩提留支譯,說大聖歡喜天毗那夜迦之法。...
薩迦耶見於事不得決了
風色
五種禪
十個等量身
大乘三藏
佛智
一切鄔波索迦。皆歸佛法僧耶
隨眠
四惡趣
圓明具德宗
福林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精進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載體

沒能力斷煩惱,要持佛號求往生
妙蓮老和尚《妙蓮老和尚佛七中開示二》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臨終舟楫
慈舟法師:死心念佛

母親離世的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