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吾云:「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君子、小人,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用道德修養衡量人高下的一個標準。無論是善人還是惡人,沒有人不願別人稱讚他是君子,也沒有人高興被人稱作小人。這也就說明人都有羞恥之心,都有向善之心,也就是明朝理學家王陽明先生說的「致良知」。《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卻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之間墮落為「小人」。這其中很少有人自甘墮落,多數是受到環境影響,一時迷惑,做錯事情不能得到諒解,於是越陷越深,難以回頭。其實君子和小人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善於引導,小人也能回頭做君子;處理不當,君子也可能變成小人。面對別人的過失,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改變他的命運。這一段就是教導我們這個道理。
明朝著名學者呂新吾先生說:「善於引發人的慚愧心,小人也能使他回頭成為君子;如果刺激人的自尊心,君子也可能惱羞成怒,使他變成小人。」
要幫助一個人改過,成為一名君子,就要引發他的慚愧心,而不能刺激他的自尊心。
何況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如果有人受到別人言語刺激而不發怒,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寬宏大量、心胸開闊、涵養深厚的真君子;另外一種必定是心機很深的人,懷恨在心,雖然當時沒表現出來,卻另有意圖,以後得志,曾經得罪他的人恐怕就在劫難逃了。與人為善,不但成就自己和他人的德行,也可以免除以後的禍患,實在比嚴厲指責更有力量。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忌盡言。
處理事情要留有餘地,勸善千萬不可以竭盡直言。這是講,凡事都必須要留一些空間,才有緩衝的餘地,不至於直接衝突,引發矛盾。特別是責備別人,希望他向善,忌諱把話說死說盡,比如說「你如果不改過,以後我就不和你來往了」等等。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