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一卷。趙宋法護譯。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羅尼之德名也。經中說陀羅尼及壇法。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亦名:殺人戒人命、人命 子題:命根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言人命者,謂殺境也。(一、釋人)所言人者,仁也;仁者...即貪慾之習性。首楞嚴經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 p4794...拈取袈裟著用之意。又作提衣。於禪林中,住持新入院時,從師家手中接受法衣,著於自己身上,此為嗣法時之作法。敕修...【無熾然】 p105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頁云:無熾然者:謂清淨故。 二解 瑜伽九十卷十三頁云:八聖支道,能令煩惱得...(雜語)喻極高也。傳燈錄招賢大師偈曰: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謂已造...(雜語)結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別,交叉兩足而置兩膝上,為全跏趺坐,置一足於一方之膝謂之半跏趺坐。...為顯示如來禪特色之用語。存三,即存虛空、金剛、般若等三解脫;守一,即守一心之如如不動;入如來禪,即入於寂靜、...(一)(334~416)東晉僧。我國淨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山西崞縣)人,俗姓賈。十三歲,遊學許昌、...又作空宗、無相宗、中觀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術語)謂死生之際,唯為自己一身也。無量壽經下曰:人在世間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指意識所緣之法塵。「外塵」之對稱。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中,前五者為眼等前五識所緣,稱為外塵;法塵為意...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
我們凡夫的虛妄分別心,當我們沒有遇到佛法的時候,我們內心是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內心當中跟著感覺走。所以我們沒有...問: 選擇什麼經來做早晚課? 答: 在家居士選擇早晚課,隨自己的機緣,原則是愈簡單愈好,不要搞得那麼複雜,而且...有一群小鳥每天很快樂的飛翔,有個獵人很想捕捉它們,用心織了一件大網,每到黃昏時他就把網撒下,等小鳥們自投羅網...問: 我們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忘掉,但是見思煩惱沒有斷,能不能了生死出輪迴呢? 道安法師答: ...
菩薩行位,就因果合說,總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果。若開十住中第一發心住所修信等十心為十信...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地藏菩薩又說:世尊!現...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中醫認為,棗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 一日三...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斷地到處教化,有段時間到舍衛城的郊外,建了一座簡單的精舍。一些好樂佛法的年輕人紛紛前去聽聞...
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佛學大辭典】
上篇:出生菩提心經 | 下篇:出出世間 |
梵語 sāmānya-laksana。(一)為「自相」之對稱。即指共通之相。亦即指不囿限於自相,而與其他諸法有共通之義相者。...
大殺戒人命
貪習
拈衣
無熾然
百尺竿頭
全跏趺坐
存三守一入如來禪
慧遠
三論宗
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內塵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百喻經

內心有正念跟妄念二個念頭
大安法師:選什麼經來做早晚課
獵人與小鳥
念佛人見思煩惱沒斷,能否往生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平時念佛與臨終念佛的利益
一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