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後半偈也。涅槃經十四謂釋迦如來往昔入雪山修菩薩行時,從羅剎聞前半偈,歡喜而更欲求後半。羅剎不聽。乃約舍身與彼。欲得聞之。故謂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觀經一曰:「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心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舍全身。」涅槃經十四曰:「為求八字故,棄所愛身。」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有愛憎心自讚毀他戒】 p0560 瑜伽四十一卷十三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劫,指長久之時間單位。阿彌陀佛在過去世為法藏比丘,於修行時,立四十八願以期成佛。自成佛以來,至今十劫。阿彌陀...(傳說)舍利弗為聲聞中第一智者,於法華之法說段第一唯獨開悟圓乘,迴心向大,受未來成佛華光如來之記別。見法華經...(術語)Maya-dṛṣṭi,譯曰我見。唯識述記九末曰:此中不言我見,言薩迦耶見(Satkāya-dṛṣṭi)者,若言我見,...簡稱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具,假下天化作,自在遊戲,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頂,為欲界之主,與色界摩醯...(術語)誓約之言。法華經見寶塔品曰:今於佛前自說誓言。...位於緬甸仰光東郊。一九五四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三次大會(亦是佛教第六次結集)時興建。主要之建築稱為吉祥山,山...(人名)宋處元之號。作義例隨釋六卷,破斥從義之纂要。見佛祖統紀十四。【又】(寺名)羅什三藏譯場之名。釋氏要覽...(名數)一、悉曇字記。二、悉曇十二例。三、法華梵釋。四、真言句義鈔也。...凡八卷。隋代吉藏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論述淨名經(維摩經)之要旨。此書屬吉藏晚年著作。初述譔著緣由,次分...(術語)無餘殘無餘蘊也。謂事理之至極也。如無餘涅槃,無餘說,無餘修等。...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在樂音樹...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當我們學習一樣東西時,如果心力不能專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則對所有的見聞覺知,都不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難以一帆風順,常是苦多樂少。煩擾困於心,無以解決,常糾纏不去,積鬱成疾。...我們確實要厭離這個身體啊,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我們身體是這樣的肮髒啊,造糞的工具啊。再精美的飲食到了我們肚子...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少年時代,少年時代是萌發理想的時代。歷史上,大凡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追溯其少年時代的成...在佛教的發祥地印度地處熱帶,所以一般人都以為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僧尼們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實不然,據禪林象器...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教的修持應不離生活,生活亦不離修持,所謂:即生活即修持。修...明朝時人洪燾,有一天暴斃,恍惚間被一綠衣人引到陰府。洪問綠衣人自己一生的食祿如何。綠衣人從衣袖中抽出一卷裝在...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
半偈
【佛學大辭典】
上篇:槃特神變 | 下篇:半超 |
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又作月明童子、月光菩薩、月光兒。為佛世時王舍城長者申日之子。依月光童子經所載,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