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於外境不動心者。即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觸細滑,意不妄念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毗婆羅,梵名 Vaibhāra,巴利名 Vebhāra。又作毗訶羅山、毗婆波世山、倍呵羅山、毗呵勒山、鞞陀隸山、髀哆邏山、...師子王,又作獅子王。據寶雨經卷五載,菩薩因修十種善法,得無上正真之道,而為天人師,令一切邪魔外道無不調伏;猶...(雜名)正法之殿堂也,正法為賢聖之住處,故以殿堂為譬。涅槃經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據北本涅槃經卷二載,有勝劣二種三修。(一)劣三修,謂聲聞所修比於菩薩所修為劣,三修即:(1)無常修,聲聞之人不知...即俱生法執、分別法執。(一)俱生法執,乃無始時來,熏習成性,常於一切法妄生執著,亦即與身俱生之法執。(二)分別法...【業雜染差別】 p1220 瑜伽五十九卷十一頁云:業雜染抉擇、我今當說。如先所說業雜染義,當知此業、亦由五相建立差...【無顛倒無分別】 p1081 雜集論十四卷二十一頁云:由諸聲聞、於諸蘊中、為對治常等顛倒故;如理觀察唯有色等法時,...【可樂知】 p0524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一卷十頁云:云何名可樂知?答:此四是智者所樂,智者所知;故名可樂知。有說...(經名)一卷,唐不空譯。四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最後偈文之異譯,後有速疾滿普賢行願陀羅尼一咒。...即未請三師七證,由自誓而得具足戒。為十種得戒之一。又作自誓得戒、自誓得、自誓受。自誓之時,身、口之律儀須森然...即密教正覺壇所用之十二大聖曼荼羅。正覺壇,係指行者登正覺位時,行灌頂作法之修法壇,故又稱灌頂壇。行者受灌頂後...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練就忍辱不動心 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上廣下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在佛法來講,好的就是順境,壞的就是逆境。對於順境和逆境,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斷煩惱》,講了當我們有了高素質,有了覺悟之後,我們就不會再去埋怨自己命運不好,並且不...拜懺不同打七,禮懺須五體投地,三業清淨,不能加以雜言亂語,故懺壇上不說開示。 禮懺時須觀著能禮、所禮性空寂,...吾人因何而講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脫出離,則有講求佛法之必要。此不但講求佛法...什麼叫做佛事? 廣義的說: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說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祗要你能...問: 我們在社會工作學習中,應該如何區分隨緣不攀緣和積極爭取的區別?請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 首先,我們在生...
外無為
【佛學大辭典】
上篇:外貪慾 | 下篇:外道 |
(地名)Vaibhāira,山名,在王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