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心識謂之有所緣,心識以外之物謂之無所緣。所緣者如眼識之於色,耳識之於聲。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也。總之,心識必有此所緣,故名有所緣。俱舍論二曰:「六識意界及法界攝諸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後魏僧。范陽人,俗姓田。天性疏朗,才術高世。時有「大法尊王經」,盛行於世。師知其偽,搜集而焚化之。註解維摩詰...即指御制序。一部新的經論譯成時,為嘉許譯者,皇帝親自作序,稱為聖教序。最著名者為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四種入定退定差別】 p0464 瑜伽六十三卷九頁云:復次此中或有補特伽羅,下品煩惱,下品善法。多念艱辛,然後方退...(雜語)信佛法僧及戒也。歸依已後,具有根力,其信堅固,故謂之堅信。又名四不壞信。...指小醫與大醫,比喻聲聞與菩薩。據大智度論卷二十四載,小醫但知病、病因、愈病藥,而不知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愈...梵語 kumārabhūta。音譯究摩羅浮多、鳩摩羅浮。意譯童真。乃菩薩之別名。菩薩為佛位之繼承者,佛為法王,故總稱菩...(雜名)明一統志曰:象莊在河南府,東漢時西僧以象馱經來洛陽,後化為石,今有石像。...【二種契經】 p0024 瑜伽八十八卷二頁云:復次有二種契經。一、因請而說,二、不因請說。因請說者:謂若有補特...梵名 Mahāyāna-?atadharma-prakā?amukha-?āstra。全一卷。屬印度大乘宗經論部。又稱大乘百法明門論略錄、百法明...謂禪定之七種異名。即:(一)三摩呬多(梵 samāhita),譯為等引。(二)三摩地(梵 samādhi),譯為等持,音譯為三...二我見之一,如計有我、人、眾生、壽者等,都稱為人我見。...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問: 有些學人認為現世學佛沒有辦法得到解脫,唯有依靠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求證到一定的境界再回來,您認為...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壽命不長,得人身的機會非常難得。人身的獲得是多...一、唐寒山《寒山詩》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有時候,我可能只是比別人多忍了十分鐘,結果就不一樣了。這十分鐘裡,我會想到此生的業報,會想到自己內心的罪惡,...《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面對資具菩薩必須有兩個心態:第...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這個時候,通常是識人、辨人的最佳時刻。 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信 如是四眾等 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來寺院燒香的人很多,由於發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學佛後的取舍也不一樣。 有的人來到寺院就是為了求財,如事業順...
有所緣
【佛學大辭典】
上篇:有所得心 | 下篇:有表業 |
【八識三境】 八識緣境,對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境中,前五識緣五塵境,第八識緣自變的實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