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處。釋氏要覽下曰:「西域傳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沒處,為無常院。若有病者,當安其中。意為凡人內心貪著房舍衣缽道具,生戀著心無厭背故。制此堂,令聞名見題,悟一切法無有常故。今稱延壽堂涅槃堂者,皆後人隨情愛名之也。」象器箋二曰:「禪林寶訓音義云:延壽堂撫安老病之所也。古者叢林老僧,送安樂堂,病者送延壽堂也,又今涅槃堂是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觀行者之總名也。瑜伽為相應之義。相應有五義。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義,觀行即禪定相應之人,名為瑜伽師。...謂有漏五蘊。是名有漏界。...又未具資糧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於諸諦中成就下品諦察法忍,成就下品順抉擇分,未定生時。...(雜語)曹洞宗之門下也。...(一)指阿賴耶識。唯識宗比喻第七末那識為波浪,而以能生起末那識之第八阿賴耶識為能藏之海。吽字義(大七七·四○六...因明用語。又作同喻五過、似同法喻五過。為因明三支作法喻(比喻)支中,所舉十種過失之前五種。即:(一)能立法不成...1、見惑和思惑。見惑是見解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術語)虛妄而不真實也。楞伽經三曰:無垢虛偽妄想習氣。無量壽經下曰:虛偽諂曲之心。...(術語)三學之一,觀達真理為慧,進習為學。斷惑證理,慧之作用也,為發此慧而進修,謂之慧學。對配於三藏,則為阿...(術語)又作克證。言必能證得果也。菩提心論曰:勤修本法,克證其果。克,又作克。華嚴經音義上曰:克證。爾雅曰:...為「權智」與「實智」之併稱。又作權實二慧。權智,謂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又作方便智;實智,謂了知一乘真實之法,又...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
關於吃素有違緣的問題,有人說:如果堅決不吃肉使父母生氣不滿的話,這是不孝,學佛人應該恆順眾生,客觀條件不允許...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來說,是命中注定的,因為我們人一生中遇到的人、事、物和人生當中富貴到什麼程度,都是命中所...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如果了解了改變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逐步改善目前我們所處的境遇,讓自己的果報越來越好。當然改變...
淨業行人的願往生心,乃濁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覺蓮華,潔淨希有。非大智大勇,難以具足如此願心。這種願心具化為厭離...問: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學佛要有正確的知見,學佛的目的是了生脫死,往生西方,圓...
念佛是長是久,各人因緣善根有差異。但無論他念佛時間的長久,衹要具足信願,都能往生。《觀無量壽佛經》講的臨命終...有朋友問:為什麼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認為畜生是沒有靈性的,既然沒有靈性,為什麼不可以宰殺它們,作為...
延壽堂
【佛學大辭典】
上篇:延壽妙門陀羅尼經 | 下篇:延壽堂主 |
(譬喻)涅槃經六、以象喻佛性,盲人譬無明之眾生,說眾盲摸象之肢體,為種種之解。曰: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
瑜伽師
有漏界
未具資糧
洞下
藏海
似同喻五過
二惑
虛偽
慧學
克證
權實二智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不要錯解「恆順眾生」

命運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的10種話
如何不讓種下的惡因產生果報

淨宗願門的本質內涵
學佛是為了比別人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