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以十智,攝一切之智:
一、世俗智 有漏之智,不能出離生死,是曰世俗智。
二、法智 欲界四諦下苦法等智,是曰法智。
三、類智 上二界四諦下苦類等智,是曰類智。
四、苦智 觀苦諦得無漏智,是曰苦智。
五、集智 觀集諦得無漏智,是曰集智。
六、滅智 觀滅諦得無漏智,是曰滅智。
七、道智 觀道諦得無漏智,是曰道智。
八、他心智 知有漏無漏心心所法,是曰他心智。
九、盡智 謂見苦乃至修道已所得,是曰盡智。
十、無生智 謂既見苦已不復更見等,是曰無生智。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術語)法之幽妙謂之深,深之極謂之甚。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界名)八熱地獄之一。梵雲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墮於此,一劫之間,受苦無間,故名無間地獄。無間有五...又名糞掃衣,即拾取人家棄之不用與糞掃一樣的賤物來縫納而成的法衣,為十二頭陀行之一。...(人名)高麗國沙門。吳越王錢俶發幣使於高麗,求天台之教乘。彼國使諦觀齎之,且誡曰:於中國求師問難,若不能答,...(術語)有為之事物作用終滅之位也。三世之一。...【堅固縛】 p1028 瑜伽十八卷十八頁云:云何堅固縛?謂由三種相,知堅固縛。一、堅牢故,二、苦所觸故,三、長時隨...(術語)於所施之人與施物及自身起執念,以為布施也。檀為布施之梵語。智度論十一曰:若三礙繫心,是為世間檀。何以...【遠色近色】 p1256 集異門論十一卷三頁云: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云何近色?答:現在色。復次何...【磨多】 此雲母。...【三種精勤】 p0178 瑜伽二十九卷十九頁云:精勤復有三種。一、止息犯戒精勤。謂能遠離一切不善身業語業。二、止息...(一)為鳩摩羅什譯彌勒下生成佛經所記載之園林。據彌勒下生成佛經、彌勒下生經(竺法護譯)、賢愚經卷十二等載,將來...(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
在佛陀時代,古印度舍衛國裡的國王、大臣和施主們常常會舉辦供燈法會,以供養佛陀和僧眾。一個名為年嘎姆四處流浪的...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王多爾袞輔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多爾袞獨斷專行,多...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個很熱情的人,他雖然不是我的親姐夫,我倆卻處的很好。 我這位姐夫很懂得為人處世,口才不錯,...問: 佛法大意將某人絕食7天就見到阿彌陀佛,能否倣傚? 大安法師答: 千萬別去倣傚。所謂的打餓七,是無利益的苦行...
崔成貴老居士往生紀實 崔成貴老人,一九一六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山西省靈丘縣東河南鎮東窖村人,二〇一六年農...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每一...
我們對因果的態度,應該是從果報中反省自己的因地,這稱為觀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報中有哪些是滿意的,你就可以...
佛是從哪裡產生的?佛是由我們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獄、餓鬼、畜生是哪裡產生的?也沒有離開當下的這一...
十智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一切智 | 下篇:十八神變 |
【調順】 p1337 如九種心住中說。 二解 顯揚十九卷十頁云:問:云何名調順?答:若三摩地,為諸行相之所拘執,猶如...
甚深
無間地獄
納衣
諦觀
過去
堅固縛
世間檀
遠色近色
磨多
三種精勤
華林園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貧女供燈的故事
順治皇帝出家之迷

喜愛調戲異性終受苦報
可以打餓七來見佛嗎

靜心念佛見彌陀,百歲老人生西方
聖嚴法師《隨相而離相》

從果報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