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法之幽妙謂之深,深之極謂之甚。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探玄記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極曰甚。」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反詰記問】 p0388 集異門論八卷十四頁云:云何應反詰記問?答:若有問言;為我記說法。得此問時,應反詰記。法有...(譬喻)密教之法門以定慧一雙配於左右。弓為定之標幟,矢為慧之表示。愛染明王所持之弓箭是也。...亦名:施法七種 子題:七種施法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雜寶藏,為俗人說七種施法不損財:一、眼,二、色,三、言,...(雜語)猶言齋僧。舊唐書曰:懿宗奉佛太過,常於禁中飯僧,親為讚唄。...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夠產生果實的因種,如穀麥等種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視事物的原理,如燈照物,了了可見。...比喻清淨之本覺,深廣如海。圓覺經(大一七·九二○上]:「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經名)佛說相應相可經,一卷,西晉法炬譯。說善惡之人,各以類相聚。出單卷之雜阿含經中。...夜叉和羅剎。夜叉華譯為捷疾鬼,羅剎華譯為暴惡鬼,都是惡鬼之名。...【藏識三義】 第八阿賴耶識,義譯為藏識具能藏、所藏、執藏三義。一:能藏,就阿賴耶與種子之關係而言,阿賴耶識乃...謂如鼻根應說其相。...【十種真如】 p0110 佛地經論七卷二頁云:或說十種。謂於十地,除十無明,所顯真如。卽十法界。如攝大乘廣辯名相。...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執持淨戒 執持淨戒就是能夠完好無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的要求生活。今天很多人對戒律的認識不恰當,覺得條條款款...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 導師,引導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導師。因為我們眾生都是無...
有種人一生在世,晝夜奔忙,癡想豐衣足食,貪圖歌台舞榭,唯願子孫發富發貴,萬世的榮華,到了一氣不來,做了一個死...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僅從他的姓名窺知其思想具有兩大特色。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的。在...和平和發展始終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兩大課題。 所謂和平是指人類的和平生活,人類的和平生活,要靠人類自己維護。和...佛經中,有這樣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擁有二百五十頭牛。他每天都會到一個水草豐足的曠野放牛,讓牛群悠哉遊哉...
原文: 人之臨終,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聽,彼雖不能念,聽見佛聲,心即清淨。若持咒,則止有加持力,彼...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用,當然這個主要是講第八識了。...
甚深
【佛學大辭典】
上篇:甚希有經 | 下篇:五種甚深 |
(術語)佛說法華經於其跡門度聲聞人,分正說,領解,述成,授記四段,以之為一週。而於其聲聞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為...
反詰記問
慧矢
為俗人說七種施法不損財
飯僧
二因
清淨覺海
相應相可經
夜叉羅剎
藏識三義
鼻處
十種真如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執持禁戒,塵業不侵

唯有阿彌陀佛才稱得上這七個字

無錢的為衣食忙,有錢的貪婪色慾不得出離

彌勒菩薩思想和慈氏的由來
在高科技社會,為什麼佛教能夠獲得廣泛的信仰
失望的牧牛人

臨終俱宜念佛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