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九。往生淨土,則隨心所欲,得供養佛之樂也。...【勵心】 p1405 瑜伽八十三卷三頁云:言勵心者,謂於精進所有障處,一切煩惱,及隨煩惱,諸魔事中,頻頻覺察,令心...三藏典籍中,能啟發蒙昧,而生般若正智之書。經典中,諸如訓示教徒所須引用的句集之法句經、聚集因緣譚之賢愚經、雜...(名數)法相宗所立有空中之三時教也。此有年月之三時教與義類之三時教二者。年月之三時教者。一、第一時教,佛成道...指附於建築物之欄杆,或指圍繞樹木之柵。詳言之,縱者為欄,橫者為楯。禪苑清規卷十(卍續一一一·四六七下):「尊...即精進不懈之意。乃為完成人格或實現究極之目的而有的具體之意志表現。佛陀覺悟滅除苦惱之道有八,即八正道,其中「...指有關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來即有關於出家受戒之規定,此類規定詳載於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故事)金色之鼠也。宋僧傳一(不空傳)曰:天寶中,西蕃大石康三國,帥兵圍西涼府。詔空入。帝御於道場,空秉香爐...【無著菩薩】 p1067 西域記五卷十頁云:城西南五六里大庵沒羅林中,有故伽藍,是阿僧伽(唐言無著)菩薩請益導凡之...(經名)蘇婆呼童子經上曰:譬如有人耕田種稻,唯求子實,不望槁幹。子實成熟,收穫子已,槁幹不求,而自然得。行者...梵語 au。又作阿漚、阿優、阿傴。a(阿),無之義;u(歐),有之義。外道於經典之首,必書此二字;對此,佛教則用...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
學佛,第一個叫破除我執,要懂得這個身體不是實有的,是地水火風和合,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不生不滅才是真像。...
針對我們這些背性、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佛在同體的心性當中,跟一切眾生,無論是有情和無情都是...
這個實有到底是什麼實有呢?上個月有一批居士到東林寺去參學,跟我交流的時候也問一個問題:佛說一切法皆空。既然一...
二明欣願行者,復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淨土,為欲救...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所以他雖然離開了人間二千多年,我們仍在熱烈的紀念他;佛陀...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
【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安慧菩薩雜糅,唐玄奘譯,凡十六卷。又稱雜集論、對法論。乃隨文註釋無著菩薩的《大乘阿毗達磨集論》而成。本書原是無著弟子覺師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論而成,為唯識宗所依的重要論典之一,為瑜伽十支論之一。稱為廣陳體義集。
上篇:大乘阿毗達磨集論 | 下篇:大乘莊嚴經論 |
(修法)刳身燃燈以供養佛,表至誠也。賢愚經一說世尊為虔闍尼梨王時,為欲聞勞度差婆羅門之法而行之。報恩經二大同...
隨心供佛樂
勵心
啟蒙書
三時教
欄楯
努力
出家作法
金鼠
無著菩薩
槁幹喻經
阿歐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在哪裡

佛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眾生呢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資格談極樂是空

發菩提心與求生淨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佛陀的慈悲觀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