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雜經)外道亦立三寶。百論疏上之中曰:廣明三寶化世,此中凡列十師:一迦毗羅三寶行世,二優樓迦三寶行世,三勒沙...子題:如來、至真、等正覺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言 如來 者,乘如實道,來成佛也。 至真 者,體悟無邪也。 等正覺...(圖像)千光眼秘法經曰:頂有十一面。當前三面為菩薩相,右邊三面白牙出上相,左邊三面忿怒相,當後一面暴笑相,頂...【諸業時分定不定與異熟定不定四句分別】 p1363 俱舍論十五卷十五頁雲 :譬喻者說:業有四句。一者、有業,於時分定...天台宗觀門之境體。指凡夫日常所起一剎那之妄心。又作介爾妄心。陰妄,陰為蘊之新譯,即此心屬五蘊中之識蘊而為迷妄...(術語)佛與祖師也,祖者依各宗而異。又佛即祖也。...(術語)菩薩為生育於法王佛陀之家者,故總稱曰法王子。經中多稱文殊為法王子者,以其為釋尊二脅士之上座。助佛教化...指行者至諸方參學行腳,有如浮雲隨風飄遊,不定止於一處。又有以「雲遊萍寄」比喻求道者之居無定所,有若浮雲及漂流...【有瞋心與離瞋心】 p0555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一卷四頁云:有瞋心者:謂瞋相應。離瞋心者:謂瞋對治。...【三摩地所行影像】 p0209 無性釋四卷七頁云: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為體。此所緣境,說名所行。本境、...(職位)禪家掌米榖之僧也。...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問: 師父,人有虛榮心是好還是壞呢? 慧廣法師答: 先肯定的告訴你,所有為自己考慮的心態都對自己的修行沒有好處...當你碰到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瞋恨心有可能會上來,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車,巴不得他得癌症趕快死了,見不到你...在古來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況,《高僧傳》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公案。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要真正做到去留...佛陀時代,王舍城的頻婆娑羅王好樂佛法,並因聽聞佛陀的教化,深契法義淨信堅固,經常燃燈供養大興佛法。之後,由於...於未得一心前,斷斷(絕對)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 倘急...生命短促,切莫貪圖一時享樂而浪費光陰。修行因緣難起,護法護教更應及時,唯有精進修持,成就菩提,才不會在煩惱妄...【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嶽亦自言:坐是止證鐵輪。二師雖是謙己誨人...(一) 思維死決定會到來,我決定要死的,無有能退卻者。 無論你受生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經》云:若...
四變句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四變句】唯識宗認為,世間一切法,皆由阿賴耶識之所變現,可概分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種,稱為四變。成唯識論卷二載,阿賴耶識以自種子為因緣,變現根、塵、器世間等相,依共業、不共業之所感,可大別為共相、不共相二種。共相,謂由多人共業所感,如山河大地等,雖是人人所變不一,然同在一處而不相障礙;如眾多之燈明,共在一室而不相障礙,一一各別而處所無異。不共相,謂由自己所變現而僅為一己所用者,如吾人眼、耳、鼻、舌等五根。共與不共二相又可各分為二:一、共中共,如山河、大地等,一切有情皆可共同受用。二、共中不共,如自己之田宅、器物等,不與人共用者;又若非同一趣之有情,則受用亦不同,如同樣之水,人見是水,而餓鬼見之則為猛火、膿血等物。三、不共中不共,如五根之勝義根(神經,如眼神經),僅由自識變現而自身受用,不與他人共用;又於諸根諸識之間不相混雜,如眼識僅依眼根,乃至身識僅依身根,歷歷分明,毫不混同,故為不共。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塵根(器官,如眼球),自己扶塵根能見之境,他人亦得緣他根而見之,以受用相同而稱為共。
上篇:四攝 | 下篇:生 |
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圓成實性。諸法無自性,即諸法畢竟空,故三自性即三無性。三性本不可立,然為悟他故,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