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1920~)湖北當陽人。中央警官學校畢業。曾任警官學校教官、佛光山叢林大學教授。氏除佛學外,又擅長書法、易學。...(術語)禪宗之學問。禪學當於身口意中之意業,故有佛心宗之名。禪源都序一曰: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不相違...(行事)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齋者梵語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惡...又作佛九惱、九厄、九橫、九難、九罪報。指佛因過去世之業障,而於成道後所受因果報應之九種災難,即:(一)佛昔為婆...【樂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 p1311 瑜伽三十八卷二十頁云:云何樂修習奢摩他毗 缽舍那?謂諸菩薩,卽於如是止觀相中,...為俱舍宗對一切法之分類。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種類別,概分之為五大類。此七十五種類別與種種形象相應,即以心為主體...【羯吒斯】 此雲愛之別名。涅槃云:愛河泂澓沒眾生,無明所盲不能出。貪與於愛,圭峰圓覺約四句釋:一、貪非愛...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壞的行為就叫做惡業。...(雜語)沙門曇始,關中人,以鳩摩羅什為師,多異跡,足白於面,雖跣涉泥水,未嘗沾濕,時稱為白足和尚。見高僧傳及...(術語)二入之一。深信凡聖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謂之行入。見金剛三昧經上。...何等生得無記?謂諸不善有漏善法異熟。...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
妙色呢,佛所示現的妙色身。為什麼加個妙?這是化的,不是真實的;而在化上顯真實,真實又不離開他這化相的,這就叫...
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問: 如果覺得自已業障很重,應如何改變? 寬見法師答: 要學會認識業障,不要一味的討厭迴避,先應承認已經發生了...
長養六心,守道始終。 學佛求道者,六心當具。這六心指:無主宰的自由心;無分別的平等心;護生命的慈悲心;厭娑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可以化現成三種:第一,色身的健康,色身健康與否,或者法相莊嚴與否...
什麼叫愛別離?相愛的人,結果分手了,這個時候也很痛苦啊。所以前幾天有一位善信到東台來做佛事,他的父親走掉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話、走路,做什麼都看不慣,這可能也是源於前世的因緣吧。...
現在高科技,電腦,尤其是手機,可以上網。我看到許多人,有事沒事就拿著手機看微信。可見,這個心不容易調伏。心很...
本惑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本惑】即根本煩惱,與隨惑相對而言,稱本惑。根本煩惱有貪、嗔、癡、慢、疑、惡見等六種,其中惡見又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為十種煩惱。
上篇:本性住種 | 下篇:本際外道 |
勢至,梵名 Mahāsthāma-prāpta。又作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住於密教胎藏現圖曼荼羅觀音院,得觀世音大悲之勢...
張廷榮
意學
六齋日
九惱
樂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
五位七十五法
羯吒斯
業
白足
理入
生得無記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一個人的相貌,隨著他心裡的狀態而變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覺得自已業障重,應如何改變

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促長了眾生的出離心

【推薦】怎樣把福報留住

愛別離怨憎會,實在苦不堪言

為什麼別人總看我「不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