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雜語)為立地之說法,故名立參。即晚參也。見象器箋十一。...(異類)阿防之暴惡,可畏如羅剎,故以為名。名義集二曰:羅剎,此雲速疾鬼,又云可畏,亦云暴惡。...(一)謂思擇力、修習力。前者乃思擇正理以對治諸障之力;後者為修習一切善行,使其堅固決定之力。[華嚴經疏卷八] ...由無明及我執,而惑障以起。言惑障者,迷妄之心,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煩惱能障礙聖道,故名障。皆煩...(術語)破安居也,不守安居禁足之制,出法界而外游也。行事鈔上之四曰:准此結成者,從初去日即須勸覓安身處,若未...(名數)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佛說灌頂經神咒經一),謂受三歸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將無量之眷屬守護其人:...【瞋恚圓滿五相】 p1322 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頁云:何等名為瞋恚五相?一、有增噁心。謂於能損害相,隨法分別故。二、...【因陀羅】 此雲帝。正翻天主,以帝代之。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漢制,天子稱皇帝,其嫡嗣稱皇...因鵝王能分別水、乳,而獨飲乳汁;故以鵝王眼比喻學法者擇法眼明,直入正宗,猶如具鵝王之眼。又稱鵝眼、乳水眼。(...(術語)一類者不變更其性質而相續為一類也。...指如幻而無實體之假相。以佛教立場而言,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由因緣離散而滅,本身並無實體,其因緣和合之際,雖...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保加利亞天然生活方式推崇學者曾:要想健康,就要遵照自然的規律,要有清潔的頭腦、清潔的願望、清潔的食品。素食便...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歡講開示?我也跟你們講了,我沒這麼多精神,講一句算一句,這...恭喜!恭喜!恭喜長者您喜獲麟兒!哇!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居然天降七寶之雨,整個家中都充滿了無盡的寶物!是啊!是...【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皆得身心安樂眾病除愈。隨其...學佛,就是要學一個「誠」字,要從內心發出那分清淨的誠;而怎樣才能有「誠」呢?多數人都是將自己好的一面給別人看...問: 師父,念佛或持咒時容易昏沉犯睏,是業障現前嗎? 覺醒法師答: 虛雲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寫道,始終如一念...問: 現代人小孩生得少,甚至不生,有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獨享父母的愛,卻少了忍讓的機會,有專家...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心經》,請大家一起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 摩訶般若波...
境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境】境為感覺作用的對像,又作境界、塵。即根與識的對像,亦即心與感官所感覺或思惟的對像。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感覺思惟作用的對像,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境,以其能污染人心,故又稱為六塵。唯識大乘自本質之有無將境分為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種,以論見、相二分種子之異同。此外,境又有內境外境、真境妄境、順境違境等分別。簡單的說,境是了別境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了解分別的對像,也即是宇宙間的各種現象。佛法中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緣慮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此六境賅括宇宙間一切現象。
上篇:種子識 | 下篇:境不離識 |
(術語)又曰淨施。戒律之制,比丘有得衣缽藥及金銀谷米者,不許自蓄之,必求所施主一旦施與之。而如衣缽藥者得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