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地名)唐書西域傳注曰:玄奘紀之尼連禪河,今為申河矣。...(經名)佛說阿耨颰經,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與中阿含經之阿奴波經同本。說提婆達多,斷善根墮於地獄,及說如來大...乃指自佛身所發出之二種光明。 (一)色光與心光。(一)色光,又稱身光,乃發自佛身,為肉眼可見之光明。(二)心光,又...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術語)秘要窮極也。續高僧傳(僧范傳)曰:乃知佛教之秘極也。...【薩埵】 p1419 此數論外道三德之一。唯識述記四卷二十一頁云:梵雲薩埵,此雲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義。...【遮文茶】 舊云嫉妒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也。...籍貫、生卒年不詳。上海著名英商哈同之夫人。由於受康有為、章太炎、狄楚卿等人之影響,致力興辦佛教事業。曾獨資聘...(雜語)眾生本性,為真如法性,真如法性有不變隨緣二義,其隨緣故為眾生。眾生之本體即法身,故經曰:法身流轉五道...(儀式)因於眾之戒臘從上位次第請眾寮點茶。見禪林象器箋十七。...(一)密教之深旨,以眾生之一心即為大日如來法性之塔婆,故稱心塔。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七中):「梵音制底與...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歲尚無子。有相士告訴他說十月份他有大難。王一向覺得該相士的話很準,於是急忙往蘇州清理帳務...佛心是放下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
問: 因為生活在物質世界裡,對極樂世界實在是看不到、摸不著,而蕅益大師又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有時真怕...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質之一。也是荷花最動人的地方。佛教之所以特別崇尚荷花,也在於荷花的高潔。 但是,荷花...
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一是說話讓人結緣,二是做事讓人感動。惡語傷人心,良言利於行。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心...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來,父母從未曾放棄說服他還俗,一再以親情及豐厚的財富試圖動搖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流水是微妙的,雖然有許多卵石圍堵著,水還是能夠繞過那些卵石,慢慢曲流而下,如此的情景讓人感嘆:人有時候不如水...
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沒辦法救你。所以淨土宗的感應道交是什麼樣呢?是我...
賴耶果相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賴耶果相】第八阿賴耶識具有三種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果相為有情總報的果體即是異熟識。異熟識舊譯果報識,《成唯識論》曰:『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論文中界指欲、色、無色三界,趣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趣,生指胎、卵、濕、化四生,善惡之業引生異熟果報,故稱異熟,此為賴耶果相。見《成唯識論》卷二。
上篇:賴耶行相 | 下篇:佛馱跋陀羅(晉京師道場寺)[《高僧傳》卷二] |
(故事)緊那羅之歌聲,使五百仙人失通,迦葉尊者不堪於座。...
申河
阿耨颰經
二光
無為法
秘極
薩埵
遮文茶
羅迦陵
眾生本性
戒臘茶
心塔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他是如何躲過命裡的大難的
佛心是什麼

信願不是很足,這樣念佛可以往生嗎
荷花與污泥

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
戰勝自己
人的執著從何而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