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愛名差別】 p1203 瑜伽九十五卷十頁云:又於此中、無差別相,凡諸所有染污希求,皆名為愛。又卽此愛、集諦攝故;...(寺名)禪寺也。本稱為後寺。普陀山誌三曰:在白華頂之左光熙峰下,明萬曆八年建,三十四年賜額鎮海褝寺。前後兩寺...亦名:勸足食戒釋名 資持記·釋釋相篇:「強以飲食勸已足者,故云勸足食。疏中,對前戒(足食戒)四別:一、前身犯...(人名)慈恩大師雖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識論為宗,故號唯識法師。...Shandao 唐代僧人。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俗姓朱。安徽泗州(治所在今安徽泗縣)人,一說山東臨淄(今山東淄博)...梵名Vai?ālī。古代中印度國名。又為都城之稱。系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六大城之一。又作吠舍離、毗耶離、毘舍離、...子題:村、蚊、蛺蝶、村有五種、覆羅種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四分雲,壞鬼神村者,波逸提。鬼者非人是; 村 者一...(術語)四生中之化生也。不處於胞胎而忽然生也。法華經曰:其國諸眾生,淫慾皆已斷,純一變化生。...印,指印字、印刷;印前,超越語言文字所能表詮之境界;恢廓,廣大貌。即本來之自性。從容錄第四十四則(大四八·二...梵名 Amitartha-sūtra。全一卷。南朝蕭齊曇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as)譯於建元三年(481)。收於大正藏第九...【觸有二種業】 p1451 雜集論四卷十一頁云:觸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令有情於...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實際我個人24歲出家到現在60歲,我們師父們也可以見證,我每天雖然累,但卻很快樂。因為什麼?因為我覺得當我選擇了...問:唐朝牛頭法融禪師說:一心有滯,諸法不通。一旦這個心有牽纏糾葛,要談自在解脫就難了。是這個意思嗎? 答:所...轉貼:小的時候,對於姥姥,一個27歲便守寡,獨自在艱苦卓絕的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撫養了三個子女長大成人的農村老太...問: 為何在佛的世界裡沒有女眾?就是說沒有男女相. 在現今社會裡女眾為何比男眾易得度?男眾一當得度就非常的發菩...當下能令心清涼、解脫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遠求。令人此時此地能夠遠離、滅除熱惱是正法的特質之一。...不是說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幹的事情幹好,就是學一個木工、瓦工也不容易呀!我們是出家人,是修行人,別說是...問: 請開示:作為佛教徒、學佛者,應該有怎樣的心態對待錢財?尤其是在當今這樣一個金融、經濟危機的時代,目前全...某天,有個年輕人哭泣不止地來到佛陀面前。佛陀問他:年輕人,怎麼回事? 他說:我父親昨天去世了! 佛陀說:那能怎...
竺法潛(晉剡東仰山)[《高僧傳》卷四]
【歷代名僧辭典】
竺潛字法深。姓王。琅琊人。晉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劉元真為師。元真早有才解之譽。故孫綽讚曰。索索虛衿。翳翳閑沖。誰其體之。在我劉公。談能雕飾。照足開蒙。懷抱之內。豁爾每融。潛伏膺已後剪削浮華崇本務學。微言興化譽洽西朝。風姿容貌堂堂如也。至年二十四講法華大品。既蘊深解復能善說。故觀風味道者。常數盈五百。晉永嘉初避亂過江。中宗元皇及蕭祖明帝。丞相王茂弘大尉庾元規。並欽其風德友而敬焉。建武太寧中。潛恆著屐至殿內。時人咸謂方外之士。以德重故也。中宗蕭祖升遐王庾又薨。乃隱跡剡山以避當世。追蹤問道者已復結旅山門。潛優遊講席三十餘載。或暢方等。或釋老莊。投身北面者莫不內外兼洽。至哀帝好重佛法。頻遣兩使慇勤征請。潛以詔旨之重暫游宮闕。即於御筵開講大品。上及朝士併稱善焉。於時簡文作相。朝野以為至德。以潛是道俗標領。又先朝友敬尊重。挹服頂戴兼常。迄乎龍飛虔禮彌篤。潛嘗於簡文處遇沛國劉惔。惔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門。潛曰。君自睹其朱門。貧道見為蓬戶。司空何次道懿德純素篤信經典。每加祇崇遵以師資之敬數相招請。屢興法祀。潛雖復從運東西。而素懷不樂。乃啟還剡之仰山遂其先志。於是逍遙林阜以畢餘年。支遁遣使求買仰山之側沃洲小嶺。欲為幽棲之處。潛答雲。欲來輒給。豈聞巢由買山而隱遁。後與高麗道人書雲。上座竺法深。中州劉公之弟子。體德貞峙道俗綸綜。往在京邑維持法網。內外具瞻弘道之匠也。頃以道業靖濟不耐塵俗。考室山澤修德就閑。今在剡縣之仰山。率合同遊論道說義。高棲皓然遐邇有詠。以晉寧康二年卒於山館。春秋八十有九。烈宗孝武詔曰。深法師理悟虛遠風鑒清貞。棄宰相之榮。襲染衣之素。山居人外篤勤匪懈。方賴宣道以濟蒼生。奄然遷化用痛於懷。可賻錢十萬星馳驛送。孫綽以深比劉伯倫。論雲。深公道素淵重有遠大之量。劉伶肆意放蕩以宇宙為小。雖高棲之業劉所不及。而曠大之體同焉。時仰山復有竺法友。志業強正博通眾典。嘗從深受阿毗曇。一宿便誦深曰。經目則諷見稱昔人。若能仁更興大晉者。必取汝為五百之一也。年二十四。便能講說。後立剡縣城南台寺焉。竺法蘊悟解入玄。尤善放光波若。康法識亦有義學之功。而以草隸知名。嘗遇康昕。昕自謂筆道過識。識共昕各作右軍草。傍人竊以為貨。莫之能別。又寫眾經甚見重之。竺法濟幼有才藻。作高逸沙門傳。凡此諸人皆潛之神足。孫綽並為之讚不復具抄。
上篇:竺法乘(晉燉煌)[《高僧傳》卷四] | 下篇:支遁(晉剡沃洲山)[《高僧傳》卷四] |
【一眼見色二眼見色】 p0016 俱舍論二卷十六頁云:於見色時,為一眼見?為二眼見?此無定准。頌曰:或二眼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