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第六意識也。大藏法數曰:於六塵等種種諸境而起分別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識傳送,第六意識能起分別,故名分別...【非正滅法】 p0713 品類足論六卷九頁云:非正滅法云何?謂除現在現前正滅法,諸餘現在及過去未來並無為法。...石造或木造之五重塔,中心書有悉曇字 (hrīh,紇利俱)者。塔即鍐(vaj)字,表金剛界大日果位之法界宮殿。紇利俱...【三受分二】 p0185 成唯識論五卷十四頁云: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五識相應,說名身受。別依身故。意識相應,說名心...(一)五分香之一。密教以香比喻如來之法身,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等五種香。其中之定香,即比喻如...比丘若觸犯淫、盜、殺、妄之四波羅夷罪(梵 catvārah pārājika dharmāh)則不得懺悔,必被逐出僧團,永棄於佛門...謂佛、菩薩、諸天等保護佛教徒,使不遭受各種障害。又佛菩薩經常守護佛教徒,如影隨形,不離片刻,使惡鬼等障害不能...(名數)三部各有主能生之德之尊,謂之部母。佛部之部母為佛眼尊。蓮華部為白衣觀自在尊。金剛部為忙莽雞菩薩。見諸...能知過去世生命,和做過什麼事情的神通,為六神通之一。...【智自在及法自在】 p1154 世親釋九卷十五頁云: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者:謂遍了知一切爾炎,名智自...謂極樂淨土之十七種莊嚴。據天親之淨土論,觀察彌陀之淨土而明二十九種莊嚴,其中,淨土之依報,即器世間清淨,有十...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一代大德上廣下欽老和尚,大家讚譽他是佛教界的國寶,他老人家九十五歲往生前兩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為了追隨正法,求那跋陀羅棄家潛逃,到遠方求師訪友。他棄掉頭簪彩飾,布衣疏食,在僧舍中專心學習經典,到受戒時,...引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說: 「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佛陀往昔與五百位大比丘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闍崛山中僻靜處補舊衣。當時,有一萬位梵迦夷天人...問: 有關臨終往生有兩種說法,一直困擾著淨業行人。其一說,臨終必須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說,衹要平時具足信願持...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學修結合、解行並重的。要行,布施是萬行之首!布施最主要的目...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所知依,當然,它主要的內容是阿賴耶識,恆轉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識,它這個心識的活動是相互地...有一個愚癡的人,每天都悶悶不樂!鄰居看他這麼不快樂,就問他說:你每天都鬱鬱寡歡、不說話,有什麼心事嗎?他說:...
道慧(宋安樂寺)[《高僧傳》卷十三]
【歷代名僧辭典】
釋道慧。姓張。尋陽柴桑人。年二十四出家止廬山寺。素行清貞博涉經典。特稟自然之聲。故偏好轉讀。發響含奇制無定准。條章折句綺麗分明。後出都止安樂寺。轉讀之名大盛京邑。晚移朱方竹林寺。誦經數萬言。每夕諷詠輒聞暗中有彈指唱薩之聲。宋大明二年卒。年五十一。
上篇:僧饒(宋京師白馬寺)[《高僧傳》卷十三] | 下篇:智宗(宋謝寺)[《高僧傳》卷十三] |
【眾生所愛所樂所喜所悅】 p0982 集異門論十卷十頁云:眾生所愛眾生所樂眾生所憙眾生所悅者:謂所發語、令多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