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雜名)智度論所說三陀羅尼之一。得此陀羅尼,則於一切眾生一切法能分別無錯。...【非煩惱法】 p0714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非煩惱法云何?謂若法、非纏。...(1434~1484)明代學者。江西餘幹人,字叔心。自幼志於經學,專修程頤、程顥及朱子之學,為當時白鹿洞書院重要人物...【三心見道】 p0187 成唯識論九卷九頁云: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一)位於浙江杭縣。俗稱虎跑寺。為唐代古剎。杭州西湖名泉甚多,其中最著名者,當推本寺之虎跑泉。傳說唐時寺中有二...據法苑珠林卷六十九受報篇引證部第二載,由四種業報中之無報別立四種果報之定與不定。即:(一)時定報不定,時,即時...謂巧於辯述。單稱辯。即善巧說法義之才能。佛、菩薩等於多劫中,由口業莊嚴之功力而具足各種辯才,如四無礙辯、七辯...(人名)Gitamitra,沙門名。譯曰歌友。開元釋教錄三曰:沙門祇多蜜,或云祇密多,晉雲歌友。西域人,識性通敏,聰...1、沒有生滅變遷的意思。楞伽經說常住之法有七種,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識、大圓鏡智。 ...【欲三摩地】 p0986 瑜伽二十九卷五頁云: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又云: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全一卷。吳·支謙譯。敘述十二因緣之經,為研究十二因緣之重要資料。又稱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聞城十二因緣經、...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心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化解、對治「五蘊熾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卻認為,就是因為有喜怒哀樂、...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薩羅國中貴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時生活富裕又可以隨心所欲;後...問: 有的寺院開通網上皈依,說是為了方便世間人。世間人登錄寺院的網站,填寫個人信息,然後進行網絡提交,寺院可...年輕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謝了。 老年如火勢蔓延至田疇, 突然就來到你跟前, 釋尊說過: 生與死就像日出日落,來...有種人一生在世,晝夜奔忙,癡想豐衣足食,貪圖歌台舞榭,唯願子孫發富發貴,萬世的榮華,到了一氣不來,做了一個死...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起惡念,我想過去世中常常在造五逆十惡這樣極重罪業,這些極重...趙閱道居士 趙閱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時候他做御史,為人公正無私,因此,被稱為鐵面御史。...原文: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又《觀經》言:念佛之人,生彼國者,蓮分九品。蓋此念佛法門...
法願(齊正勝寺)[《高僧傳》卷十三]
【歷代名僧辭典】
釋法願。本姓鐘。名武厲。先穎川長社人。祖世避難移居吳興長城。願常為梅根冶監。有施慎民來代之。先時文書未校慎民.遂偏。當其負願乃訴求分罪。有旨免慎民死。除願為新道令。家本事神身習鼓舞。世間雜技及耆父佔相。皆備盡其妙。嘗以鏡照面雲。我不久當見天子。於是出都住沉橋。以庸相自業。宗殼沉慶微時經請願相。願曰。宗君應為三州刺史。沉君當位極三公。如是歷相眾人。記其近事所驗非一。遂有聞於宋太祖。太祖見之。取東冶囚及一奴美顏色者。飾以衣冠令願相之。願指囚曰。君多危難下階便應著鎖。謂奴曰。君是下賤人。乃暫得免耶。帝異之。即敕住後堂知陰陽秘術。後少時啟求出家。三啟方遂。為上定林遠公弟子。及孝武龍飛宗殼出鎮廣州。攜願同往。奉為五戒之師。會譙王構逆羽檄嶺南。殼以諮願。願曰。隨君來誤殺人。今太白犯南斗。法應殺大臣。宜速改計必得大勳。果如願言。殼遷豫州刺史。復攜同行。及竟陵王誕舉事。願陳諫亦然。願後與刺史共欲減眾僧床腳令依八指之制。時沙門僧導獨步江西。謂願濫匡其士。頗有不平之色。遂致聞孝武。即敕願還都。帝問願。何詐菜食。願答。菜食已來十餘年。帝敕直合沉攸之。強逼以肉。遂折前兩齒不回其操。帝大怒。敕罷道作廣武將軍直華林佛殿。願雖形同俗人。而棲心禪戒未嘗虧節。有頃帝崩。昭太后令聽還道太始六年佼長生舍宅為寺。名曰正勝。請願居之。齊高親事幼主。恆有不測之憂。每以諮願。願曰。後七月當定。果如其言。及高帝即位。事以師禮。武帝嗣興亦盡師敬。永明二年願遭兄喪。啟乞還鄉。至鄉少時敕旨重疊。願後出憩在湘宮。鑾駕自幸降寺省慰。願雲。腳疾未消不堪相見。帝乃轉蹕而去。文惠太子嘗往寺問訊。願既不命令坐。文惠作禮而立。乃謂願曰。葆吹清鐃以為供養。其福云何。願曰。昔菩薩八萬伎樂供養佛。尚不如至心。今吹竹管子打死牛皮。此何足道。其秉德邁時皆此之類。其王侯妃主及四遠士庶。並從受戒悉遵師禮。願往必直前無有通白。感致隨喜日盈萬計。願隨以修福未嘗蓄聚。或僱人禮佛。或借人持齋。或收糴米谷散飴魚鳥。或貿易飲食賬給囚徒。興功立德數不可紀。願又善唱導。及依經說法率自心抱。無事宮商。言語訛雜。唯以適機為要。可謂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後入定三日不食。忽語弟子云。汝等失飯籮矣。俄而寢疾。時寺側遭燒寺在下風。煙焰必及。弟子欲輿願出寺。願曰。佛若被燒我何用活。即苦心歸命。於是三面皆焚。唯寺不燼。齊永元二年年八十七卒。
上篇:慧重(齊瓦官寺)[《高僧傳》卷十三] | 下篇:法鏡(齊濟隆寺)[《高僧傳》卷十三] |
【得靜慮】 p0994 瑜伽十八卷十一頁云:若未離欲一切身份勤精進者,名得常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