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隨喜與迴向之合稱。為天台宗所立五悔中之第三、第四。謂於自他一切之善根、善事,隨之歡喜踴躍,且將此諸善根功德,...(術語)密教之深旨,以眾生之心直為塔婆,故曰心塔。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秘密謂心為塔...惛沈者,謂愚癡分心無堪任為體,障毘缽舍那為業。...(術語)佛道之樞要也。賢愚經十三曰:願重矜愍,顯示道要。讚阿彌陀佛偈曰:究暢道要無障礙。...梵名 Sajghanandi。又作僧迦那提、僧佉難提。為付法藏之第十六祖(或作十七祖)。據景德傳燈錄卷二載,師為室羅閥城...(一)南朝劉宋僧。生卒年不詳。琅玡人,俗姓王。博通諸經,尤善涅槃、法華二經,復精通老莊及易學。住於京師新安寺。...(界名)阿鼻為地下之牢獄,故曰地獄。在此地下之最底,餘大地獄重疊其上。見俱舍論世間品。止持音義曰:阿鼻,此雲...【誰能現觀】 p1340 顯揚十六卷十六頁云:復次誰能現觀?頌曰:未離欲倍離,及已離欲者。獨一證正覺,最勝我所生。...(術語)明一圓頓之旨之教法:即法華經是也。...(雜名)僧堂之後,有洗面之架,名曰後架。即大眾之洗面處也。以其側有廁,後架之名,遂與廁相混。...全一卷。唐代金剛智(671~741)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本儀軌乃世尊為日月星宿所說八星咒之功德,及北斗八女之...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吉祥第一方:遠離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問: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是先開示嗎? 淨界法師答: 我們到了一個臨命終的現場,首先你觀察他的相貌,相...念佛還不僅僅適合於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道眾生,並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人道乃及六道眾生,最適合的解脫之道。 念佛最簡...信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言,意味著是人說出的話就應當有信。如果一個人說的話沒有信譽,就相當於自己取消了...安徽省有一個地方做採石磯(位在當塗縣西北),得名的來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 傳說採石磯曾經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沒...十種想首先是 無常想, 我們眾生有種種的顛倒執著,無常計常,而這個佛經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它都是無常的。...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他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了一件大事情。那這件大事情...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一個人最害怕什麼? 你認為呢?老和尚含笑看著徒弟。 是孤獨嗎? 老和尚搖了搖頭:不對。 那是...
道興(益州福勝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歷代名僧辭典】
釋道興。姓劉。本住秦州。八九歲時常念出家。私詣僧寺不肯還。二親恐失。年十九。決意定詣大光寺求出家。僧眾愍之。二親苦求隱避不失。眾為解喻便許剃落。時天下大亂賊寇交橫。死者山積。興為沙彌語諸徒曰。人身難得持戒第一。母為賊掠將去。離城六十里。興沒命尋逐。至已被傷未絕。賊見曰。此僧誠為至孝。逐母至此。便不盡命。乃背負母還城。城中咸怪。賊路凶險何因得返。避難投蜀至河池縣。逢讚皇公蒙被安慰。送至梁州。興與一老僧相隨。彼有金十兩。謂興曰。吾有金可為負至蜀共分。興曰。此危身物。佛又不許。不可將行。若不信者善惡應驗。逐舍而獨往。彼持金者至三泉縣逢賊致死。既至蜀川年滿進具。常行蘭若頭陀乞食。智舜律師當衢講匠。依聽五遍便能覆述。每有異見舜深奇之。後至京師首律師下伸大義。如別所引。後還蜀川。廣聽經論。不爽光陰。又於江禪師下稟受禪道。以為征心要術也。自舜沒後接構律筵。每年講席極為稽引。三十二度來請者方許開宗。每嘆云。佛法漸替輕慢日增。餘不敢輕。所以為重法故爾。即以慇勤鄭重為善法種子。若無此種何由可遇。所以每講律部。及發菩提心。以此勵眾。聽者垂泣恩誨。興待眾涕泣靜已。久久方令唱文。如此非一。四遠來投無客主。興知都維那。於時官府急切不許客住。諸寺無停者咸來。即安撫。寺主曰。依官制不許。何得停之。興曰。官不許容針。私容車馬。寺主豈不聞耶。寺主大怒曰。年少不用我語。興曰。此三寶也。敬則見善。嫌則感惡。寺主憤恚還房。眼看袈裟不見。又往三門王家會。受飯謂言。是血食。人喻之竟不食。返寺向興懺悔。尋終行蘭若。時鬼來惱亂。興出繩床。鬼退為受三歸已。為禮佛名。鬼亦隨禮。貞觀中。青城戴令。來慕欲與興同房宿。夜中眠驚走出房外雲。見一赤衣僧。執杖打背云何因在此宿。以火照背。如三指大。隱軫赤色。因求悔過。興遇疾甚。聞室中音樂聲。自念。我所求者本在佛果。不願人天。所願不虛諸有魔亂自應消滅。言已聲滅。自此便差。常禮千佛日別一遍。永徽三年。玄奘法師送舍利令供養。興獲已於房內立道場發正願曰。若一生傳法。並禮賢劫千佛。如契聖心請放光明。如語一室並為金色。弟子咸見。以顯慶四年月日。終於福勝。春秋六十有七。興自在道行節在懷。晝夜恆坐曾不偃亞。未常詣市不受別利。乞食之外不出寺門。不乘畜生不服非。法益部五象敬而重之。
上篇:道胄(京師延興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 下篇:明導(洛州天宮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
經中常稱菩薩為童子,一因菩薩是法王之真子,二因無淫慾之念猶如世間之童子,並非指年幼為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