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寧〕系曰。大鈞播物物類紛錯。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知幻化之不異生也。始窮幻化矣。吾與汝俱幻也推之於實則幻化或虛置之於虛則幻化時實。實虛理齊。不自我之先後歟。體道無心物我均矣。故佛言。凡所見相唯所見心。又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樹師有焉。
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覺察心術之偏正,謂之覺法,其覺非一,故云支。舊譯稱菩提分(菩提譯覺)。...亦名:漏失戒開緣、故失精戒開緣 子題:故出他精偷蘭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正明不犯)(一、本律)律不犯中...凡十四卷(或十六卷)。明代臨濟宗僧費隱通容(1593~1661)撰,隱元隆琦等編,崇禎十六年(1643)刊行。內容包括上...(譬喻)造殺,盜,淫,妄,酒之五惡者,生時遭王法之逼害,死入於惡道,名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燒,故喻之為五燒...略稱法界宮、法界宮殿。意即金剛法界之宮殿。指大日如來說大日經、金剛頂經等之會場。據大日經疏卷一載,金剛法界宮...如來慈,梵名 Tathāgata-maitrī,音譯怛他誐多昧底利。位於密教胎藏現圖曼荼羅釋迦院內列北端之菩薩。此尊主佛四...元照,字湛然,俗姓唐,浙江餘杭人,是北宋時期弘傳律宗和淨土教的一位高僧。他幼時依錢塘祥符寺慧鑒律師為童行(沙...(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左手持蓮華,坐於岩上之像也。配於法華經普門品所謂:可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現天大將軍身...【遍計所執自性】 p1125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頁云:云何遍計所執自性?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又云:問:遍計...涅槃際和生死際。際是界的意思,小乘人視生死與涅槃有分界,但大乘人體悟諸法性空,視生死即涅槃,無界限可分。...(術語)禪家言本身即本心。...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佛有四辯八音,什麼叫四辯?就是四無礙辯: (一)義無礙辯。義,是意思,例如本來沒有意思,可是佛一說法,就把這意...
智者大師把這個止觀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個前方便,叫做天台二十五方便。這個方便當中的修行呢,這個地...孔子曰:智者樂水。 智者的智慧當如水之靈活。若藏於地下則含而不露,若噴湧而上則清而為泉;少則叮咚作樂,多則奔...
古印度時,那羅陀尊者在波羅梨國長者的竹林中修行。當時,統治者文茶王鐘愛的皇后不幸逝世,侍臣立即稟報:大王!皇...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再來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有為、不空、有種種念,而造作在理上來講就是不造作,理上...
六種根本煩惱 這煩惱有多少種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說個名詞吧,大家不用細講就可以知道,也就能躲避呀,所以這...桂琛禪師參訪玄沙禪師,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識法相之學,故而指著一張竹椅問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汝作麼生會?...
若我們自稱佛子,聽了佛法,卻不守戒,你學佛,但卻把它變作了一門學問,這是如王陽明說的知而不行,等於不知。這些...
道樹(唐壽春三峰山)[《宋高僧傳》卷第九]
【歷代名僧辭典】
釋道樹。姓聞氏。唐州人也。少以辯智沉靜虛豁。耽嗜經籍曾無少懈。其為人也貞固足以幹事。隱括足以矯時。偶遇僧敦喻。遂誓出塵。自慨年近不惑求法淹遲。禮本部明月山大光院惠文為授業。登即剃染。二年受具。乃觀方向道。天台南嶽無所不游。後回東洛遇秀宗裔如芙蓉開通達安靜。至壽州三峰結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朴素言談異常。於言笑之外化作佛形仙形菩薩羅漢。或放神光或呈聲響。如是涉一十年。學侶睹之不測端緒。後皆寂爾。樹告眾曰。野人作多色伎倆眩惑於人。只消老僧不見不聞。伊伎倆有窮。吾不見不聞無盡。所謂作偽心勞而日拙。其自知之。卷羞懷拙而去追無眹跡矣。樹於寶歷初年示疾而終。報齡九十二。明年正月遷塔焉。
上篇:法欽(唐杭州徑山)[《宋高僧傳》卷第九] | 下篇:慧空(元觀)(唐陝州迴鑾寺)[《宋高僧傳》卷第九] |
(雜語)Viṁvara,頻婆羅之略。數量名。譯曰十兆。大集日藏經三曰:頻婆人。【又】(植物)Bimba,亦作頻螺,頻羅...
覺支
故出不淨戒開緣
費隱禪師語錄
五燒
金剛法界宮
如來慈菩薩
元照(1048—1116)
威德觀音
遍計所執自性
二際
本身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僧伽吒經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佛的「四辯八音」

五欲的過患
水的智慧

拔除心中憂愁之刺

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倓虛法師開示煩惱的由來
因緣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