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寧〕系曰。蜃蛤中胡得菩薩像乎。通曰。有所警發時一現耳。近聞偽唐李氏國境荐饑陂湖間多生蠯蚌。百姓競取而食。其年免殍僕者十有七八。明年豐。民猶采之。無何有獲巨蚌可二尺餘。提歸擘磔擊[卄/瀹]曾無少損。其人咒垂放之。俄自開張吐出佛像。長僅尺許。相好具全若真珠色。號曰珠佛焉。獻李氏。後遺與梵僧焉。此意所不及處。現形者蓋經中化肉山魚米以資饑饉。歲既豐登。胡不屬厭。故現相止足之地。
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梵名 Patajali。為紀元前二世紀之印度文法學者。又譯作槃達闍裡、缽頭社攞、巴丹闍梨。著有摩訶巴夏(梵 Mahābhā...乃指不言語之修行法。又作啞法。為外道之修行方法。佛門弟子若修此法,則同於外道,為小乘律法所禁止。四分律羯磨疏...(人名)錢塘人。姓呂氏。十五歲出家,二十歲受具。遊歷諸方,講宣經教,太宗遣使迎請,稱疾不行。著法華義疏三卷。...【三善根】 p0173 成唯識論六卷二頁云:無貪等者:等無瞋癡。此三名根。生善勝故。三不善根,近對治故。 二解 集異...子題:度海人、羅剎、浮囊、淨心地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攝論雲,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由有勝智方便,...【生死】 謂依業因而於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續、永無窮盡之意。與『涅槃』相對稱。...亦名:不定戒罪體 子題:二不定戒罪體但取生疑、不應爾如法治皆目吉罪、如法治 戒本疏·二不定法:「今雲房室私禮,...指一佛等同一切佛。由於佛佛平等故,一佛即一切佛;又一佛即可總括一切佛,故一佛即具一切佛之義。如大寶積經卷一一...(雜語)師之教也。受十善戒經曰:事實如是,當隨師教。俱舍論十四曰:如是方成從師教受。...秘密經典之意。廣義而言,指密教經典之總稱。狹義而言,則指密教經典中之三部秘經或五部秘經等特定的、極深密的經典...(術語)菩薩十地中,初地之別名。南本涅槃經十一曰:得四念處已,則得住堪忍地中。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已,則能堪忍...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今天和大家講清淨心。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又說:清淨心植眾德本。一切功德從清淨心來。要...【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禪師),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請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由於菩薩有六種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具備,與會弟子的種種情況一目瞭然...念阿彌陀佛,你必須得定量定時。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時,你自己進取心漸漸就沒有。好比你一天定一萬聲,不論多忙,不論...歷史的因緣 諸位菩薩,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現在先跟大家說一說,為什麼要學《占察善惡業報經》這一部經呢?...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接物這一部分可以說是聖...大家要常常思惟何為五濁惡世,劫濁,劫是個時間的概念。這個時代各種濁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從人心來看,自私自利。...淨土五經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
恆政(唐京師聖壽寺)[《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歷代名僧辭典】
釋恆政。姓周氏。平原人也。未入法前隨入鄉校。殊不嗜書籍。或見佛經耽味不舍。後棄俗從師。就本州延和寺詮澄法師下受誦經法。既登戒已問道於嵩少。決了無壅。遁跡三峰放蕩自在。無幾入太一山中。甫行風教學人蟻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沿海官吏先時遞進。人亦勞止。一日御饌中盈柈而進。有擘不張呀者。帝觀其異即焚香祝之。俄為菩薩形。梵相剋全儀容可愛遂致於金粟檀香合。以玉綿錦覆之。賜興善寺令致禮之。始宣問群臣斯何瑞也。相國李公德裕奏曰。臣不足知。唯知聖德昭應其諸佛理。聞終南山有恆政禪師大明佛法博聞強識。詔入宣問。政曰貧道聞物無虛應。此乃啟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經中應以此身得度者即現此身而為說法也。帝曰。菩薩身已見未聞說法。政曰。陛下睹此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聞說法了。皇情悅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觀音像以答殊休。其菩薩至會昌毀佛舍乃亡所在。因留政內道場中。累辭入山。宣住聖壽寺。至武宗即位忽入終南。或問其故。曰吾避仇烏可已乎哉。後終山舍年八十七。闍維收舍利四十九粒。以會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後有廢教之敕。政之先見若合符節焉。
上篇:齊安(唐杭州鹽官海昌院)[《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 下篇:靈佑(唐大溈山)[《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
【恚尋思】 p0939 瑜伽八十九卷九頁云: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