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載,諸菩薩欲聽聞法時,對於說法之法師不應產生五種異意,而當以純淨之心傾耳諦聽;否則,若對...(名數)印度小乘教,佛滅之年結集時,分上座大眾之二部。佛滅百年優婆鞠多之時,分曇無德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全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本經列舉八邪道與八正道之名,並逐一闡明諦見、諦念、諦語、諦行、諦受、...【八種清淨品補特伽羅】 p0086 瑜伽十五卷一頁云:又由正方便及果,增上力故;建立清淨品八種補特伽羅。謂行四向,...梵語 kāma-ogha。謂欲界貪瞋等之思惑,由此思惑而流轉於欲界,故稱欲流。四流之一。又作欲暴流。欲界之思惑,即見...金剛經纂要疏刊定記雲五般若: 一、實相般若 實相即般若體也。謂明瞭一切諸法皆空,離一切虛妄之相,故名實相...復次諸法不生,何以故? 先有則不生 先無亦不生 有無亦不生 誰當有生者 若果因中先有,則不應生,...【住中有位亦能造業】 p0664 俱舍論十五卷十六頁云:住中有位,亦造業耶?亦造。云何?頌曰:欲中有、能造二十...(術語)涅槃經二十八曰:願作心師,不師於心。...【成就五法鄔波索迦】 p0668 法蘊足論一卷三頁云:成就五法鄔波索迦,惟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為五?謂前所說...(譬喻)涅槃經三十二曰:大海有八種不思議。以譬涅槃:一漸漸轉深,二深難得底,三同一咸味,四潮不過時,五有種種...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觀經》告訴我們: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得釐清概念,什麼叫能行?行什麼?一般講能...釋曰:上句標下句釋,謂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者,名邪性定聚。 (《俱舍論》頌疏) 那麼自餘凡夫,其他凡夫...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說阿彌陀經》) 勸願後,望眾生力行求生淨土。欲生極樂,要多善根...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學修結合、解行並重的。要行,布施是萬行之首!布施最主要的目...佛法中講:財布施得福報,有福報才有財富。我們要明白貧窮的真正原因,才知道原來財富是可以修出來的。 修財富, 第...現在有好多居士都願意到廟裡面住一住。他們來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樣。有的是想親近師父,傚彷前人遊方參學來的。也有的...培福、種福不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須時時修福,如果一個人不修福報,只想得到解脫的智慧,那這種沒有...
登師《神僧傳》卷第二〕
【歷代名僧辭典】
僧登師者。止匡廬大林寺。通誦法華晝夜不息。一日忽見空中有一銀殿漸下於房忽變成金殿。師遂入殿坐起經行。如是三載。遠邇四眾嚴持香華從師乞戒。登曰。白日喧雜心多散亂。當於清夜受之。至夜正說戒相三歸依。時師之口吻放光明遍照大眾。眾見光明競拜喧哄。師即不語。光便收斂。師云。本欲受戒那得見光喧哄。光現但是受戒祥瑞。未是得戒正緣。今更從初。大眾默然。師又說法還復放光。眾又喧哄因而且止。明日再來。師即辭別歸山。所現金殿還復如故。一日忽謂門人曰。今登金殿不復回也。即於是日倏然超化。
上篇:曇邃〔《神僧傳》卷第二〕 | 下篇:寶通〔《神僧傳》卷第二〕 |
【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十頁云: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