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四不定與五別境容俱】 p0466 成唯識論七卷三頁云:四皆容與五別境俱。行相,所緣,不相違故。...(名數)一無體隨情假,如凡夫之執我法,我法本無實體,但隨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體施設假,五蘊之法非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是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謂佛菩薩之本願既深且廣,猶如大海之浩瀚無際,故有此譬喻。同類用語如大願海、智願海等。六十華嚴經卷三(大九·四...念佛三昧的美名,因念佛即是三昧中的至寶。...亦名:主客相待法 子題:客比丘入寺法、新至比丘以十事與之、僧差食、僧次食、檀越送食、檀越請、別請 行事鈔·主客...【所遍知義】 p0739 顯揚五卷三頁云:所遍知義者:謂盡一切種如所應知,若世俗諦,若勝義諦,若功德,若過失,...亦名:同世五師 戒本疏·解今題目:「(敘同世五師正明分派)(一、敘分所以)二者同世五師。時既澆漓,情見互起,...王舍,梵名 Rājagrha,巴利名 Rājagaha,音譯曷羅闍姞利呬、羅閱祇。或譯王舍國。中印度摩羯陀國之都城。舊址位於...指相應受教者(機)之能力、根機,而施以各種說教。又作隨機說法、隨機散說、隨宜說教、隨機說、應機接物。主要指佛...(術語)台家釋圓教之圓,有圓妙之一義。空假中三諦圓融而不可思議。謂為圓妙。妙者以不可思議而名。四教儀集註下曰...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習慣一:充當審判官 夫妻間出現問題時,一方總是將自己的標準作為客觀標準,因此他或她在這件事就不可能有錯誤,那...諸位,講這個題目,當先從一切苦講起,迫惱身心謂之苦,賅括種種曰一切,是指人生所受種種的痛苦,叫做一切苦。綜觀...釋門萬行,以布施為先。所謂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達者內舍六根,外舍六塵,一切所有,無不舍者。苟非能然,先從...《影塵回憶錄》是一本記載倓虛法師一生弘法事蹟的書,裡面有很多神奇的經歷,今天我們分享一則關二爺顯聖的故事: ...記得在佛的公案裡邊,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燈師,每天打掃,打掃之後有個要飯的來了,他給他吃點東西,叫他去把垃圾倒...有人問,佛教主張禁慾,是否又主張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歷來主張中道,反對兩個極端:極端苦行與極端沉醉...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 若見到僧團中有是非的事情,不得譏訶。誰跟誰好、...有些人看到別人得到榮譽、好處或利益,表面上也許會說些讚美的話,但是內心卻不服氣;也有些人會對他人的成就抱持「...
慧日(唐洛陽)《淨土往生傳》
【歷代名僧辭典】
釋慧日。俗姓辛東萊人。唐太宗朝得度。尋遇義淨三藏由西域回。夙夜諮稟。大通佛乘。每聞淨說西域如來遺跡。飄飄然有萬程收往志。至則天大足中。泛舶遐邁東南海中凡三載。崑崙佛誓師子洲等諸國經過略盡。續至天竺。訪善知識一十三年。承受法訓。日無虛度。雪嶺雙林。又經四載。綿涉艱苦。深厭閻浮。因曰。何國何方有樂無苦。何法何行速得見佛。遍問天竺三藏。三藏皆讚淨土。又曰。淨土教主。悲深願廣。有欲生者。靡不遂願。日既聞之。喜躍自慰。迨至健馱羅國。其城東北有大山。山有觀音像。凡專祈請。多得現身。日乃絕食。七日畢命為請。至七日滿。夜且未央。觀音於空中。現紫金相。長一丈餘。坐寶蓮華。右手摩日頂曰。汝欲傳法利人。又欲生於彌陀國土。汝但繫念。孰不如願。汝亦當知。淨土法門。勝過諸行。說已無見。日以絕食日久。支體罷怠。由此輒復輕利。然日西邁至於東歸。總二十一年。所歷者七十餘國。開元七年達長安。進佛真容梵夾等。感悟帝心。帝旌其德。號慈愍三藏焉。然日之志。動在淨土。嘗著淨土文記五卷。為時宗信。其為潛心誘俗。與道綽善導諸賢近之。天寶七年。卒於住寺。年六十九。全身葬於白鹿原之西嶺。未卒前三日自言。目擊蓮華如日輪焉。
上篇:法持(唐金陵)《淨土往生傳》 | 下篇:雄俊(唐成都)《淨土往生傳》 |
【八智】 p0068 發智論八卷四頁云:有八智,謂法智乃至道智。云何法智?答:於欲界諸行,諸行因、諸行滅、諸行能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