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術語)梵雲婆檀陀Bhadanta,原為稱佛之名。在律中則為比丘之稱。唐時有臨壇大德之稱。是敕任者。釋氏要覽上曰:智...密教瑜伽法中三種眼之一。乃明王為降伏煩惱所張忿怒威猛之眼目。諸部要目(大一八·八九九上):「忿怒眼,降伏心,...1、依小乘有部的宗義說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隨逐眾生,而且它幽微難知猶如睡眠,故名。 2、依大乘唯識的宗義說...(術語)有二種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而至八萬四千歲者)又一減(人壽自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無我 小乘破一切凡夫之大惑,是曰無我。無我又曰非我,我者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之謂。於人身有此執,曰人我。人...密教修護摩法時所用之護摩爐。又作合壇爐。此爐具備修息災、增益、降伏、敬愛等四法時所需之四種爐形,其爐內四方書...(術語)又曰神通力。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謂不測之妙力變,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譬喻)由智渡生死海故以舟楫譬之。萬善同歸集五曰: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亦名:殘宿食戒釋名 子題:殘宿食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中, 殘宿食 者,今日受已至明日;於一切沙門釋子受大戒...(地名)Atyambakela,西印度之境。臨信度河,鄰大海之濱。小乘僧徒多學正量部之法。見西域記十一。...戒本疏·釋戒經序:「初制廣教,隨犯便結;輕重前後,雜亂難分。至佛滅後,一夏結之;重者道源,輕止世謗;八篇以次...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體上下功夫:身為苦本,法性常樂;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
時光流逝,轉眼奶奶已經去世幾年了,在我回去照顧她老人家的差不多兩個月時間裡,有一些點滴我想記錄下來,也是對她...
素食並不必然成為健康飲食。吃素同樣有營養平衡問題,如果搭配不當,不僅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也不一定會降低疾病的...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我說,心貧窮是永遠的貧窮,心若富有必將富有。 有人說這世界上有很多貪心的人...有些東西一旦擁有了就是負擔,擁有的越多,負擔就越重。有些東西明明擁有了,卻不屬於你的;有些東西看似沒擁有,卻...問: 社會目前的中堅分子,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五年級,近來也已步入中年。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機感,往回看,覺得這一生...三皈依的問答 問: 什麼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歸向,依是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問: 怎麼皈...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好譽而惡毀,人之...
二殊勝
【三藏法數】
[出楞嚴經] 此言觀音菩薩。極證圓通。十方普應。上同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勝。一上合諸佛本覺妙心本覺妙心。即諸佛本然覺了妙明真心也。謂菩薩極證寂滅。十方圓明。體同諸佛。故能起同體大慈。與眾生樂。顯應十方。現身說法。聖凡等度。有願必從。是為殊勝。二下合眾生同一悲仰謂菩薩所證圓通之理。與眾生本有之心。迷悟雖殊。體元不二。故能起同體大悲。拔眾生苦。冥應十方。等施無畏。設有所求。隨願滿足。是為殊勝。
上篇:二種獨覺 | 下篇:二種畢竟 |
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應經、瑞應本起經、瑞應經。吳·支謙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木經為佛傳中早期成立者,其內容...
大德
忿怒眼
隨眠
大中小劫
破惑
合爐
神力
智楫
食殘宿食戒釋名
阿點婆翅羅國
廣教八篇次第列意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悲華經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推薦】為奶奶「回家」保駕護航

【推薦】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帶來好處

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懂得舍棄便是擁有
人到中年真的百事哀嗎
律航法師:三皈五戒的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