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天名)住於香山緊那羅王名。緊那羅為八部眾之一。帝釋天之樂神也。...(1596~1672)明末黃檗宗僧。杭州仁和人,俗姓戴。字獨立。二十五歲時,因避戰亂而歷游諸方,五十歲時明亡,乃東渡...唐斷際禪師希運,福建人,於福清黃檗山出家,後參江西百丈山海禪師而得道,後居洪州大安寺,法席甚盛。師嗜愛舊山,...纏即纏縛,使人心身不自在,及纏縛有情,係於三界之欲,故云纏也。根本煩惱,亦名為纏。經說欲貪,纏為緣故。然品類...又作因中有果論。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執著諸法之因中常有果性之外道。此外道認為因中常有果性,例如稻以谷為因,欲...(術語)諸佛之光明,神變不測,離分別之相。故稱神光。讚阿彌陀佛偈曰: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止觀一之...(術語)戒禁取見之一種。天竺之外道有執牛行以為生天之因者。百論疏上中曰:持牛戒者,如俱舍論說,合眼低頭食草以...(譬喻)如來智慧之深廣,譬如海也。無量壽經下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或有病,若請食,或正須羹,有時正須飯者。」(含注戒本卷下·八·一三)...(術語)阿闍梨之名,本通於一般之教師,後乃局於真言傳授秘法之職位稱號。大日經疏三曰:若於此曼荼羅種種支分,乃...亦名:六法淨心二歲淨身 子題:二歲淨身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淨心者,以女人志弱,愚教者多,隨緣造過,特由學...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癌症前期一般身體都有一些變化,如果能夠細心觀察,提前檢查排查,早期發現癌症,及時預防治療,就可能提高癌症病人...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而芸芸眾生,迷真逐妄,背覺合塵。久經長劫,輪迴生...我們學佛是以佛的心願、佛的行為、佛的慈悲心來開發我們的心,以佛心佛願佛行來轉變我們的身,轉變我們的心,轉變我...
我以前在讀《楞嚴經》的時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讀得很辛苦。 海公說,你再讀《楞嚴經》,不要那麼辛苦。反正它十卷...我們這個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是指眾生安於十惡,忍受種種痛苦與煩惱,不肯出離...
隆蓮法師(19092006),是一位富於傳奇色彩的大德高僧。俗家姓游,名永康,字德純,亦名慈;法名隆淨、仁法,別號文...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據佛性平等的原則所製訂上自諸...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若我們能把所學到的...
初果二義
【三藏法數】
[出析玄記] 初果即須陀洹。華言預流。又云逆流。故有二義焉一預流預。入也。流即流類。謂此聖人得證初果。是人聖之流類。故名預流。二逆流謂初果聖人。背逆生死之流類。故名逆流。
上篇:二果二義 | 下篇:利鈍二根 |
(1889~1947)浙江崇德人,俗姓張,本名淦森。法名唯心。為民國以來佛教革新運動之倡導者。號華子、悲華、雪山老僧...
大樹緊那羅
性易
黃檗
十纏
因中有果宗
神光
牛戒
智慧海
飯覆羹戒開緣
真言阿闍梨
式叉摩那六法淨心二歲淨身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癌症前期身體的一些變化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怎樣念佛才容易成就

把每一句經文消歸到身心世界
淨土在哪裡與存在的根據

中國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