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雜名)極樂國土之寶樹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樹。阿彌陀經曰: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梵名Vai?ālī。古代中印度國名。又為都城之稱。系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六大城之一。又作吠舍離、毗耶離、毘舍離、...梵語 kāma-dhātu,巴利語同。指有情生存狀態之一種,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與色界、無色界合稱三界。即合地...(術語)森羅萬象,必自因(親因),與緣(助緣)而成,此二者相合而生結果,謂之因緣合成。...【知心差別智通】 p0819 瑜伽三十七卷十二頁云:云何諸佛菩薩知心差別智通?謂佛菩薩,以他心智,遍知十方無量...(Angkor)位於高棉北部。又作祿兀。即安哥。為吉蔑族(Khmer)安哥王朝自九世紀至十五世紀之都城,此都城包括六百...(人名)謂千歲寶掌和尚也。中印度人,於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歲祝發,乃展,因名寶掌。魏晉間來游此...【善開發言】 p1143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頁云:善開發言者;開深隱義、令麁顯故;辯麁顯義、令深隱故。...巴利名 Patisambhidā-magga。音譯波致參毗陀。為巴利小部經(Khuddaka-nikāya)之一。本經內容系分類解說有關修道...華嚴五週因果指所信因果、差別因果、平等因果、成行因果、證入因果。此五週配合該經,第十二卷至四十八卷為說差別因...古代女子一生中所應恪守、遵從之三項德目,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又作三障、三隔、三監。女子囿於三從,...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你若是讀《普門品》,《普門品》是讚歎觀世音菩薩功德,讚歎觀世音菩薩說,你遇到什麼災難,衹要一念觀世音菩薩,觀...受人尊敬的阿難尊者,王舍城人氏,為剎帝利種姓,為斛飯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說他多聞博達,智慧無礙...
一位外國作家的小說講了一則故事。有個小鎮上來了一個馬戲團。他們在當地臨時招工做雜物,並提出做三個小時工作可以...
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湧出,多寶如來於塔中出大音聲讚歎釋迦牟尼佛,證明所說法華經皆...
我們講因緣觀,因緣觀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思,你要從你現在的點要往前邁進,這個時候因緣觀是很重要的。...
再接下來一段兒是《臨終勸誡》,《臨終勸誡》就是臨命終的時候,怎麼去勸告家人,怎麼去勸告病人?這一個也是答覆的...
一信徒問師:師父,我學佛也在做生意,請問師父,怎麼知道生意上的哪筆錢是自己的福報所感,哪些又不是呢? 師答:...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說法度眾。一天,神醫耆婆邀請佛陀及其弟子前往家中應供,唯獨沒有邀請槃特比丘。 ...
一宗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宗者要也。謂諸大乘經所說雖異。莫大同乎一理。如華嚴之談法界。般若之談佛母。法華之談實相等。皆以一理為其宗要。鈔雲。一宗容具多經。是也。
上篇:一音教 | 下篇:一相 |
梵語 jarā。為小乘有部所說心不相應行法之一,四相之一。指事物之變異衰敗。[俱舍論卷五](參閱「四相」1732) ...
七重行樹
吠舍釐
欲界
因緣合成
知心差別智通
吳哥
寶掌
善開發言
無礙解道
二十九品
三從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夢參老和尚:如何誦經
阿難尊者最後的遺教

【推薦】給人生一個更準確的定位

龍女成佛

善於利用你的想像力

臨終時所有貪戀通通現前,這樣如何生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