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毗琉璃,梵名 Virūdhaka。又作毗流離王、毗盧釋迦王、琉璃王、琉璃王。或稱惡生王。北本涅槃經卷十六稱為琉璃太子...(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剛界根本成身會三十七尊,由大日如來出生之次第。單名出生義。...道綽,俗姓衛。并州(今山西太原)汶水人(迦才《淨土論》卷下作并州晉陽人),是繼承北魏曇鸞一系淨土思想的大師。他十...(術語)於五欲之境貪著愛著而不能離者。貪與愛異名同體也。勝天王般若經一曰: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多聞及思修所得勝利】 p0624 瑜伽十九卷三頁云:謂如有一,於依先時正所應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無倒教法...(1335~1418)明初禪僧。長洲(江蘇吳縣)人,俗姓姚,名廣孝。號獨庵。十四歲出家,初習天台,後從徑山智及參禪得...(公案)有僧問:岩頭古帆未掛時如何?頭云:小魚吞大魚。云:掛後如何?頭云:後園驢吃草。虛堂問南浦曰:古帆未掛...(天名)胎藏界曼陀羅中,第七理趣會,奉塗香於本尊之天女名。手捧塗香器。見胎藏界曼陀羅大鈔三。...日本佛教制度。德川(1603~1867)初期為加強全國佛教寺院與僧尼之控制,將鎌倉末期僅屬法系之本末關係,進而於法令...(書名)三十卷,唐釋道宣撰。其書續梁僧祐弘明集而體小殊。分十一篇:一曰歸正,二曰辨惑,三曰佛德,四曰法義,五...(名數)一世俗苾芻,凡夫之苾芻也。二勝義苾芻,聖者之苾芻也。見俱舍光記十五。...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特別重視不殺生與素食,因此吃素就成為佛教徒的標誌。 不殺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
謝君,台灣省台北縣人,個性內向、乖巧,是個孝順父母的孩子。平時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又把省下來的錢,供奉父母,...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則多劫之重報,轉而現生輕受。罹災戾而猛修持,則娑婆之痛苦...
我常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有事。這是說,如果我們用佛法的觀念,向自己的內心觀照、思惟,就不會與煩惱相...清朝的時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門內,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靜下然尼師。她每天早晚焚香誦經禮佛,很有修行。 在順治...台灣首富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 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三拜) 三、懺悔(三稱三拜)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
改變內心從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兩個重點:一個是道的修學,一個是法的修學。道的修學我們一般叫作理觀。理觀它是靜...
一修一切修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修一切修者。謂上根大智之人。全性起修。了修即性。修性不二。事理互融。燒香散華。無非中道。習禪誦經。盡是真如。是故一行修。則一切行無不修焉。
上篇:一子 | 下篇:一斷一切斷 |
位於南京市延齡巷,乃以刻印流通佛典為目的之佛教文化機構。創始者楊文會有感於清末兵亂,經典多軼失,遂與同志十餘...
毗琉璃王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道綽(562—645)
貪愛
多聞及思修所得勝利
道衍
古帆未掛
意氣金剛女
本末制度
廣弘明集
二苾芻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戒殺與吃素

損友導淫,精盡喪命

【推薦】衹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究竟是誰在煩惱
老鼠也能往生
首富只靠一粒米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